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廣福宮

西螺廣福宮慈雲廣佈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民國108年初,西螺廣福宮觀音殿重新懸掛同治年間所獻立的「慈雲廣佈」匾額,這塊匾長期以來塵封於文物倉庫中,能夠重新出土,讓民眾知道廣福宮匾額的古老與古典,實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這塊匾額可以和三川殿的「英靈保赤」匾額及重修牌記一起對照,它們都是同治13年(1874)廣福宮重建完成後,由當時西螺街庄參與重建工事的主首事和眾弟子共同敬立的匾額,一塊給媽祖,一塊給後殿觀音佛祖。

西螺廣福宮海國蒙庥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昭和10年(1935)10月23日,西螺廣福宮改築代表陳利水等人向臺南州廳提出改築金募集許可,為廟與整修鋪路。昭和11年(1936)5月13日經台南州知事藤田傊治郎許可,眾人遂推舉西螺街仕紳詹福壽為正董事、廖學昆為副董事,著手進行重修工作,並於昭和13年(1938)順利整建完竣。

西螺福興宮公置田租以供神誕祭典演戲碑記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雲林西螺地區的拓墾移民,以福建漳州詔安縣最多,其次為漳州南靖縣和平和縣,及潮州府的客家人,另有較少數的汀州府移民(如西螺永定厝)。從同治年間西螺福興宮和廣福宮兩座媽祖廟的修築紀錄上,我們看到了各籍移民的參與和支持,到了明治45年(1912)猶可見到由「靖邑心香社」所捐獻給兩宮的香祀田石碑,即矗立於福興宮的「公置田租以供神誕祭典演戲碑記」。

西螺廣福宮大眾廟碑記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這是西螺廣福宮現存最古老的石碑,時間為同治7年(1868)四月,本碑原置於左側廊邊,近年已移置神房內,石碑部分文字已受風化影響,字跡模糊無法辨識。根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於民國85年所出版的拓本,可辨識文字如下:「西螺汎官陳仝諸紳諸董事舖戶等,惟廣福宮南福戶聖神,廟記所供不敷,恃僧寔難居住。

西螺廣福宮光緒石香爐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廣福宮光緒石香爐含展耳寬達140公分,高60餘公分,係目前臺灣地區廟宇既存清代石香爐中,體裁最巨大者。本香爐位於正殿翹頭神案前方,材質為青斗石,外形作方體,爐身兩側為插接之展耳,其下四足皆作獅吞爪造形。普遍來說,石香爐刻有宮名之該面為正面,故爐口刻有「西螺廣福宮天上聖母」者應為正面。

西螺廣福宮改築金募集許可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昭和10年(1935)10月23日,西螺廣福宮改築代表陳利水等人共同發起勸捐整修,向臺南州廳提出改築金募集許可。昭和11年(1936)5月13日經台南州知事藤田傊治郎署名發出「指令第一九二一號」核准募集許可。廣福宮歷經三載至昭和13年(1938)廟宇整建完竣,為面闊五開間,拜殿、中殿、後殿三進,左右廂房之格局,龍邊左廂房前並設有盧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