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林振聲

林振聲藏書-Kehlkopf-Nasen-und Ohrenkrankheiten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派遣大量留學生到歐陸,其中多數到德國學習法律制度、醫學以及軍事,因此日本許多制度與專業知識繼受德國。以醫學來說,日治時期有不少台灣學生到日本修習醫學,這些臺灣學生不僅需要懂得日文、拉丁文,也需要能閱讀德文,蓋當時許多的醫學教科書是直接用德文的教科書,而論文發表除了以日文之外,用德文亦不在少數。因此早期曾在日本本土受醫學教育的台灣醫師除了日文之外,亦多通曉拉丁文和德文。

當代藏書-大禹治水清唱劇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此冊為清唱劇之樂詞與樂譜,樂曲名為大禹治水,由繆天華譜詞,陸華柏作曲,成曲於1943年,當時繆、陸二人在福建永安吉山的國立福建音專共寫此劇。繆天華善於文學,隨著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在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楚辭課程,是當時學術界詮釋楚辭的權威之一,並著作「離騷淺釋」一書。樂譜為印刷,再經手寫填詞後,再翻印。推測可能為繆天華提供樂譜予合唱團使用之故。

林振聲墓誌銘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林振聲生於1889年,卒於1956年,墓誌銘則是記載其一生事蹟,以及林振聲的兩位夫人。林振聲16歲赴日求學,1911年畢業於東京慶應義墊,1915年新瀉醫專畢業,年26歲,同年10月獲日本內務府頒發醫師資格,是最初獲得醫師資格的臺灣人。之後續留附設醫院兩年,從事小兒科實習及藥物學助教。

濁水溪人道橋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昭和11年(1936)5月24日上午10點30分,西螺女子公學校(今中山國小)講堂聚集了來自員林郡、北斗郡、虎尾郡、東石郡、北港郡轄下四百多位居民,公推西螺街林振聲醫師為大會主持,選舉西螺街長廖重光、北斗街長林伯余為正、副會長,正式成立「濁水溪人道橋架設期成同盟會」。在濁水橋尚未架設的年代,兩岸人民往來僅能徒步涉水或仰賴筏夫渡溪,清代的「永濟義渡」便是往來濁水溪中游的重要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