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陳應彬

北港金聲順鼓亭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金聲順現存的鼓亭可說是金聲順開路鼓樂陣出陣巡境的核心道具,尤其該座於1913年(大正2年)委由當時北台灣知名大木匠陳應彬設計監造的鼓亭,材質取用烏心石、狗骨仔、樟木、檜木等獨特材質,說明當時匠司選用製材的專業素養和態度的慎重。

北港朝天宮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北港朝天宮源自康熙33年(1694)高僧樹璧和尚奉請媽祖神尊來臺,抵達笨港立祠奉祀。自乾隆年間開始,朝天宮歷經多次整修,道光17年(1837)的修建,還留下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的獻匾和泉郊新德泰號敬獻的「雙龍戲珠」御路。咸豐5年(1855)朝天宮除整修各殿外又增後殿,成為四進縱深式殿宇。

北港朝天宮祖媽神轎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朝天宮祖媽六角神轎為祖媽會會長發起捐款,集北港郊行財力集資完成,見證北港地區日治時代的經濟實力。神轎融合了圓雕、透雕及浮雕等技法,祖媽座前雕有四海龍王雕飾,轎身 亦用螭虎構圖刻有北港朝天宮字樣,整座神轎刻有歷史人物、花鳥、祥獸、 雲飾等圖案,雕工細膩,其工藝價值極高。

土庫順天宮翻修領據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土庫順天宮在長久的時間洪流中,歷經過多次的翻修,其中又以日治時期,昭和10年-昭和12年(西元1935年-西元1937年),這段期間的整修,為主要現今廟宇的現況。這段期間的修繕,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史資料及紀載。整體翻修工程的施工順序,是從三川殿、拜殿、正殿開始,再到執行後殿、龍、虎兩門及左、右殿。中軸線殿宇的設計者,應是日治初期主持北港朝天宮重修工程,大木司阜陳應彬的徒弟林火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