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中埔大地震

蔣經國視察草嶺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2019年6月湖山水庫自竣工以來首次滿水位,再次引起暌違已久的注目,不過這一次不算是壞消息,也沒有引來環團的抗議。湖山水庫自規劃那日起,即不斷面臨環團以保護八色鳥棲地為由的抗爭,一直到開工之後沒多久,媒體的焦點轉移了,而環團抗爭的力道也被削弱,最後只剩下零星的抗議行動。

新草嶺潭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古坑鄉草嶺地區因為地質不穩定,在歷史上曾多次因山崩而攔截濁水溪支流清水溪,導致阻斷溪水形成堰塞湖,最後因天然壩體的潰決而消失。明治31年(1898)連日豪大雨導致中部嚴重水患,史稱「戊戌水患」,一般認為即是因為上游草嶺堰塞湖崩潰所致。 昭和16年(1941)因為「中埔大地震」再度形成草嶺潭,並且存在10年之久。民國40年陸軍第七十五軍工兵團奉命開鑿嘉義縣梅山至雲林縣草嶺的公路。

古坑草嶺梅山兵工紀念碑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草嶺地區因為地質因素在歷史有文字記載便有4次形成堰塞湖的記錄。其中對近代影響較大,也可說跨越兩個政權,莫過於昭和16年(1941)因為「中埔大地震」所形成的堰塞湖。根據早年文獻,國民政府來臺後曾想將「草嶺潭」堰塞湖在下游的梅山、斗六、古坑山峰一帶築起人工大壩,興建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