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三山國王廟

大埤三山國王廟信仰圈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大埤鄉太和街「三山國王廟」,又稱為「新街三仙亭」,相傳康熙年間由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的張忠義攜帶香火渡海來臺,循著笨港溪落腳在當今太和街一帶拓墾並奉祀於自宅。嗣後因神蹟顯應,廣為人知,信仰祭祀者日漸增加,香火興旺,信徒於是有興建廟宇的倡議。從多次訪談綜合比對下,從康熙年間伊始,「三山國王」一直奉祀在張忠義民宅,後才暫時安奉當時太和街百姓公祠內。

東勢賜安宮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位於雲林縣東勢鄉東南村的東勢賜安宮,是台灣歷史悠久的三山國王廟之一,主要祭祀三山國王,廟宇中的眾多結構仍然為舊廟時期使用的建材,如龍柱、石柱、壁飾、壁畫、神轎、巡牌、香爐、石爐,都是逾百年歷史的寶貴文物。

西螺福興宮莫不尊親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福興宮太平媽廟內懸有一方頗具傳奇的老匾額,名為「莫不尊親」。這句話出自儒家的經典「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血氣泛指有血液、有氣息的動物,通常做為人類的代稱。因此匾額的意思是說,媽祖是天后聖母,神格崇高,沒有人不把媽祖視為至親一般的尊敬崇祀。

西螺廣興宮墊爐石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廣興宮位於今西螺鎮源成東路,主祀巾山、明山、獨山三山國王,根據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記載,廣興宮為雍正年間移民西螺地區的粵人由彰化河婆崙庄(今彰化溪湖)分靈香火,並建立小祠奉祀,當地居民稱「王爺宮」。乾隆25年(1760)由詹阿斗、邱水量、陳阿祖、林集山等人集資重建。

雲林縣大埤鄉三山國王廟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雲林縣大埤三山國王廟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是由行政院文建設委員會指導,雲林縣政府委託漢光建築師事務所執行「雲林縣大埤三山國王廟修復工程」所編著的工作報告書,由漢寶德擔任負責人,邵西川協同主持,林進寶負責記錄撰寫,於2008年2月由雲林縣政府出版。

臺灣開山大帝信仰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臺灣有幾座「開山大帝廟」呢?根據日治時期「臺南州祠廟名鑑」記載,僅有斗六郡大埤庄舊庄「開山大帝廟」與虎尾郡轄下崙背庄新莊「開山聖侯廟」。進一步查閱內政部有關宗教寺廟的登記,除了雲林縣境內的大埤、崙背之外,早期登載資料僅有位在嘉義縣水上鄉國姓村三界埔莊「協安宮」、彰化縣社頭鄉舊社村舊社莊「武郡宮」,以及位在宜蘭縣冬山鄉安平村大伯爺坑「大安廟」等五間廟宇。

大埤三山國王廟熙朝柱石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雲林大埤是三山國王信仰的重鎮,大和街三山國王信仰圈涵蓋北港溪流域--大埤、斗南、古坑、大林…等八鄉鎮53庄頭。相吉良哉「台南州祠廟名鑑」記載,大和街三山國王廟是嘉慶24年(1819)由張元基等人向53庄信徒募資8500圓銀兩興建而成,信徒人數約有五萬人。當地人津津樂道的是廟內有一塊嘉慶皇帝御賜的匾額「熙朝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