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北港溪

「814水災」大埤興安村農田積水情形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這張照片拍攝於民國77年8月17日大埤鄉興安村,幾日前台灣西南部剛歷經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天然災害,史稱「814水災」。

這一年入春以來,既無春雨,隨後的梅雨季節又不明顯,正當民眾為乾旱缺水而苦惱之時,8月10日開始普降甘霖,但這個歡樂並沒有持續多久,幾天之後,細雨轉成傾盆大雨,台南縣境內甚至引發山洪爆發、海水倒灌,中南部各縣亦難倖免,災後統計各項損失高達13億元。

池王廟(五王廟)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據北港耆老陳金田說:池王廟又名五王廟。其廟址在今第一自來水廠沈澱池一帶。當水廠建沈澱池時,在地下挖出整排唐山磚,據說此為「池王廟地基」。嘉慶 8 年(1803),北港溪氾濫,池王廟遭洪水沖毀,神像也遭流失。池王爺,本名池然,字逢春,明朝金陵(南京)人,明萬曆時舉人,後棄文從武,並考上武進士。

神衣配彈傳說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已無力反擊美軍,台灣在民國32年起常遭美軍機轟炸,目的在讓經濟垮台。北港因有一間糖廠,兩支高聳的烟蔥,加上北港好收至水林一帶有修建二條臨時機場,目標更為明顯,因此常遭美軍機轟炸,半人高的炸彈如雨下。

長天宮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長天宮,位於嘉義縣新港鄉板頭厝,奉祀天上聖母,廟後五十公尺處即北港溪堤防,隔溪與北港相望,是古笨港區域之一。板頭厝現為偏靜的村落,居民僅數十戶,大多務農,年青人多出外謀生,是現代典型的農村,民風純樸。長天宮創建於清初,曾於嘉慶年間北港溪氾濫成災而沖毀,隨後重建。

後尾堀與石頭會戰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位於益安路北段,也即蘇晉卿鎮長住家對面,今為一空地,原為大山油廠處。後尾堀是北港溪溪水暴漲所沖刷形成的池塘,後人填溪沙建屋及油廠。據說清末笨港街最後一任總理,楊總理其住家就在此後尾堀。而楊姓在後尾堀又牽涉到一個有趣的北港故事,交雜著氏族、地域與商業利益間的衝突。北港有姓許街仔,顧名思義,這裡居住幾乎都是姓許,緊鄰其旁的則是益安境(益安路),住的則是楊姓。

排仔巷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臨近北港溪堤防,過去兩岸居民靠竹排仔來當交通工具,平時竹排仔不用時,會綁在北港溪岸;遇有暴風雨來襲時,竹排仔則拉上堤上或擺放在排仔巷附近綁緊以防洪水沖走,而「撐渡伯仔」大多是北港這邊溪堤邊的人。這供客人出入的小巷則稱「排仔巷」。

笨港歷史發展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笨港,荷文作Poncan或Poonkan,原為笨港溪(今北港溪)出海口一帶的港埠,早在荷據時代即為漁舟,船往來頻繁之地,漢人至此捕魚,與原住民進行交易,常可見於荷人的紀錄之中。傳聞,笨港一帶為全台漢人最先拓墾的地區,明朝天啟元年(1621),顏思齊率領徒眾入墾笨港,在今北港、水林一帶設立十寨。又1638年荷人的出征華武瓏日記記載,當時確實有不少漢人在原住民聚落中活動,但未有漢人聚落或拓墾的存在。

北港溪改道變遷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北港溪最嚴重的問題是經常氾濫,其中又以乾隆15年(1750)及嘉慶2年(1757)兩次最為嚴重。乾隆15年北港溪氾濫,使北港街莊一分為二,形成以溪為界分為「笨北港」與「笨南港」。乾隆二十九年,余文儀重修台灣府志載笨港:「港分南北,中隔一溪,曰南街,曰北街,舟車輻輳,百貨駢闐,俗稱小台灣」。嘉慶2年台灣遭受颶台侵襲,北港溪氾濫成災,積水三日始退,河道南移,笨南港首當其衝,民宅,廟宇侵毀無數。

北港市街發展變遷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大正2年(1913),北港市區改正前的都市計畫以格子狀系統劃分北港街道,又以朝天宮為市街發展重心。再從其四周分散外擴,林立各種行政機構。昭和2年(1927)北港街主要發展位在北港溪以西及糖鐵以南的區域,已具相當規模,營建密度高,仍以朝天宮為核心,北側為行政中心,西側發展至東洋製糖工場,市街以外仍為田地,沙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