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麥仔埕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麥仔埕

麥仔埕,位於光明路南段,臨博愛路交叉口,也即洪子豪中醫診所一帶正對面。這裡原有約四甲多的廣場,東至博愛路,西至義民路,南至光明路,北至義民廟,可供曝曬麥子,因而得名。清代笨港附近一帶的農村尚有種小麥或大麥,商人購進後在此曬乾儲存、販售。據洪敏麟教授言:「麥仔埕為在天然河堤下凸出的堆積沙層上,久經堅固成為曬麥地點」。

當時所種的小麥統稱為「在來種」,由早期渡台先民引進這種麥種有著耐旱優點,缺點則是收成少,在雲嘉南缺乏水源的海墘旱地種作算是蠻適合的,種植面積曾高達7000餘甲之多。不過在日本政府大力興修水利、嘉南大圳與埤圳灌溉系統日趨完整之際,再加上獎勵糖業,農民在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和報酬下,紛紛轉作甘蔗或其它雜作,而使得小麥田面積日益減少。據統計從大正11年(1922)至昭和6年(1931),種植面積僅剩下約500公頃,為極盛時期的1/16。

如今舊時的麥仔埕範圍,早已修建為大片民居,無法想像過去曾在這裡大範圍曝曬麥子的風景。

摘要
<p>麥仔埕,位於光明路南段,臨博愛路交叉口,也即洪子豪中醫診所一帶正對面。這裡原有約四甲多的廣場,東至博愛路,西至義民路,南至光明路,北至義民廟,可供曝曬麥子,因而得名。清代笨港附近一帶的農村尚有種小麥或大麥,商人購進後在此曬乾儲存、販售。據洪敏麟教授言:「麥仔埕為在天然河堤下凸出的堆積沙層上,久經堅固成為曬麥地點」。</p><p>當時所種的小麥統稱為「在來種」,由早期渡台先民引進這種麥種有著耐旱優點,缺點則是收成少,在雲嘉南缺乏水源的海墘旱地種作算是蠻適合的,種植面積曾高達7000餘甲之多。不過在日本政府大力興修水利、嘉南大圳與埤圳灌溉系統日趨完整之際,再加上獎勵糖業,農民在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和報酬下,紛紛轉作甘蔗或其它雜作,而使得小麥田面積日益減少。據統計從大正11年(1922)至昭和6年(1931),種植面積僅剩下約500公頃,為極盛時期的1/16。</p><p>如今舊時的麥仔埕範圍,早已修建為大片民居,無法想像過去曾在這裡大範圍曝曬麥子的風景。</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