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西螺濁水溪水位觀測站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濁水溪水位觀測站

這座水位觀測站位於濁水溪南岸西螺的堤防上,建於1926年(大正15年),是雲林地區少數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水位觀測井,在地俗稱「水針」,其目在於了解溪水水位的變化。

原理是在堤岸上鑿一口豎井與溪流連通,利用連通管原理,偵測溪水高度的變化,以便在水位高漲時通知居民警戒。據耆老表示,水針原本是一座高約三層樓的建築,但隨著溪水消退和堤防加高,只剩部分的建物露出地表。若參照大嵙崁溪(現大漢溪)水位站的舊照片,我們可知現在露出地表的開口是原本的窗戶,入口大門早已深埋在地底下。

水位站的內部是深達30公尺的水位觀測井,因此,觀測員必須攀爬手扶梯才能到下方查看溪水的刻度。平時水位站入口是鎖住的,閒雜人等無法進入,但有民眾設製一只香爐,大概是把水針這類的水利構造物當成信仰膜拜,祈求水針能發揮作用,避免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

摘要
<p>這座水位觀測站位於濁水溪南岸西螺的堤防上,建於1926年(大正15年),是雲林地區少數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水位觀測井,在地俗稱「水針」,其目在於了解溪水水位的變化。</p><p>原理是在堤岸上鑿一口豎井與溪流連通,利用連通管原理,偵測溪水高度的變化,以便在水位高漲時通知居民警戒。據耆老表示,水針原本是一座高約三層樓的建築,但隨著溪水消退和堤防加高,只剩部分的建物露出地表。若參照大嵙崁溪(現大漢溪)水位站的舊照片,我們可知現在露出地表的開口是原本的窗戶,入口大門早已深埋在地底下。</p><p>水位站的內部是深達30公尺的水位觀測井,因此,觀測員必須攀爬手扶梯才能到下方查看溪水的刻度。平時水位站入口是鎖住的,閒雜人等無法進入,但有民眾設製一只香爐,大概是把水針這類的水利構造物當成信仰膜拜,祈求水針能發揮作用,避免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