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西螺廣福宮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廣福宮

廣福宮創建於乾隆25年(1760),嘉慶17年(1811)由福建省延建汀紹道李華封暢議,原建築規模不敷使用遂擴建為二進,使廟宇更加廣大莊嚴。同治10年(1871)臺灣遭逢強震,廣福宮建築因震害傾圮毀壞,由五品銜欽加陞銜布政司理問廖振元擔任主事,主持本次大規模整建重修,除了整建前後殿,並於龍虎兩側增設廂房,同治13年(1874)完成重興。

現存於廣福宮內清光緒元年(1875)的「西螺廣福宮天上聖母」石香爐,為臺灣現存清時期最大石香爐,其他如牌記、神轎等,亦可見其完工及購置供器等歷史。昭和11年(1936),廣福宮正董事詹福壽、陳利水、林朝魁等數位眾首事共同發起勸捐整修,預算逾3萬圓,向臺南州提出「改築許可申請書」並經認可,歷經三載至昭和13年(1938)廟宇整建完竣,為面闊五開間,前殿、中殿、後殿三進,左右廂房之格局,龍邊左廂房前並設有爐亭,特別的是其中兩殿使用十根臺灣檜木柱,大木、小木雕刻、彩繪、剪黏等更是禮聘國寶級匠司前來施作,奠定廣福宮為臺灣民間藝術殿堂之一。

摘要
<p>廣福宮創建於乾隆25年(1760),嘉慶17年(1811)由福建省延建汀紹道李華封暢議,原建築規模不敷使用遂擴建為二進,使廟宇更加廣大莊嚴。同治10年(1871)臺灣遭逢強震,廣福宮建築因震害傾圮毀壞,由五品銜欽加陞銜布政司理問廖振元擔任主事,主持本次大規模整建重修,除了整建前後殿,並於龍虎兩側增設廂房,同治13年(1874)完成重興。</p><p>現存於廣福宮內清光緒元年(1875)的「西螺廣福宮天上聖母」石香爐,為臺灣現存清時期最大石香爐,其他如牌記、神轎等,亦可見其完工及購置供器等歷史。昭和11年(1936),廣福宮正董事詹福壽、陳利水、林朝魁等數位眾首事共同發起勸捐整修,預算逾3萬圓,向臺南州提出「改築許可申請書」並經認可,歷經三載至昭和13年(1938)廟宇整建完竣,為面闊五開間,前殿、中殿、後殿三進,左右廂房之格局,龍邊左廂房前並設有爐亭,特別的是其中兩殿使用十根臺灣檜木柱,大木、小木雕刻、彩繪、剪黏等更是禮聘國寶級匠司前來施作,奠定廣福宮為臺灣民間藝術殿堂之一。</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