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畫師許碧光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畫師許碧光

許碧光也許不似他父親許明雄那麼知名,不過從19歲正式踏入畫師,跟著父親彩繪電影看板,北港過去許多的電影看板都是出自他的手中,或是由他與其父親共同創作。不過隨著北港電影院的消失,電影看板也走入歷史,年輕的許碧光也從電影看板走向油畫、雕塑、泥塑、裝置藝術之路,並曾是第七屆與第八屆雲林文化藝術獎佳作獎的得主。

親身經歷電影看板手工彩繪到現代的數位印刷輸出,許碧光見證從黑白電影到數位科技藝術創造這一段多元藝術的變化。跟他年齡相彿的同儕紛紛到大都市尋找機會,但許碧光卻選擇留在北港,問他為什麼,他給一個模糊的答案,北港的巷弄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確實,在雲林有著許多的巷弄藝術家,也許不知名,但守著雲林文化藝術的火種。

他最近一次的個人展覽是配合北港大復戲院歷史建築修復活化啟用。他再度為大復戲院畫出汪洋中的一條船的電影看板,並在北港工藝坊舉辦個展,以電影看板回顧北港電影史與畫師的心聲。他與他父親許明雄都是時代的見證者,歷經雲林電影院的榮景與沒落,也訴說雲林過去榮光與轉變。

摘要
<p>許碧光也許不似他父親許明雄那麼知名,不過從19歲正式踏入畫師,跟著父親彩繪電影看板,北港過去許多的電影看板都是出自他的手中,或是由他與其父親共同創作。不過隨著北港電影院的消失,電影看板也走入歷史,年輕的許碧光也從電影看板走向油畫、雕塑、泥塑、裝置藝術之路,並曾是第七屆與第八屆雲林文化藝術獎佳作獎的得主。</p><p>親身經歷電影看板手工彩繪到現代的數位印刷輸出,許碧光見證從黑白電影到數位科技藝術創造這一段多元藝術的變化。跟他年齡相彿的同儕紛紛到大都市尋找機會,但許碧光卻選擇留在北港,問他為什麼,他給一個模糊的答案,北港的巷弄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確實,在雲林有著許多的巷弄藝術家,也許不知名,但守著雲林文化藝術的火種。</p><p>他最近一次的個人展覽是配合北港大復戲院歷史建築修復活化啟用。他再度為大復戲院畫出汪洋中的一條船的電影看板,並在北港工藝坊舉辦個展,以電影看板回顧北港電影史與畫師的心聲。他與他父親許明雄都是時代的見證者,歷經雲林電影院的榮景與沒落,也訴說雲林過去榮光與轉變。</p>
國籍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