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虎尾龍善寺同登彼岸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虎尾龍善寺同登彼岸匾額

虎尾龍善堂的創立乃鑑於日治時期虎尾市街發展迅速,人口增加並設置郡制,吃齋人口日益增加,然尚未設有齋堂供齋友執行佛事、聽講法理及舉行祭典等之場所,遂由齋友鍾招治、沈協等發起勸募,建地由黃老樣無償提供,於現址建堂,主祀觀世音菩薩,合祀釋迦佛、彌勒及羅祖等,於昭和4年(1929)12 月17 日舉行落成儀式。

龍善寺內現仍存昭和庚午年,即落成當時由土庫弟子林永振所敬立的「同登彼岸」匾,這是虎尾鎮轄內罕見的老匾額。彼岸一詞是從梵語pāra翻譯過來的,為「此岸」之對稱。佛教的經典中,迷界為此方之岸,稱此岸;悟界為彼方之岸,稱彼岸。又說,生死之境界為此岸,涅槃為彼岸。因此,同登彼岸匾詞有期勉佛教徒超脫生死,解脫涅槃之意。

關鍵字
摘要
<p>虎尾龍善堂的創立乃鑑於日治時期虎尾市街發展迅速,人口增加並設置郡制,吃齋人口日益增加,然尚未設有齋堂供齋友執行佛事、聽講法理及舉行祭典等之場所,遂由齋友鍾招治、沈協等發起勸募,建地由黃老樣無償提供,於現址建堂,主祀觀世音菩薩,合祀釋迦佛、彌勒及羅祖等,於昭和4年(1929)12 月17 日舉行落成儀式。</p><p>龍善寺內現仍存昭和庚午年,即落成當時由土庫弟子林永振所敬立的「同登彼岸」匾,這是虎尾鎮轄內罕見的老匾額。彼岸一詞是從梵語pāra翻譯過來的,為「此岸」之對稱。佛教的經典中,迷界為此方之岸,稱此岸;悟界為彼方之岸,稱彼岸。又說,生死之境界為此岸,涅槃為彼岸。因此,同登彼岸匾詞有期勉佛教徒超脫生死,解脫涅槃之意。</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