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莿桐水稻綜合栽培集中推廣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莿桐水稻綜合栽培集中推廣

這張照片拍攝地點是在莿桐鄉,當時農復會大力推廣水稻綜合栽培集中推廣,立牌看板上還有介紹推廣範圍。莿桐鄉以生產米為主,日治時期還有送往日本的獻納米,而人稱「西螺米」有多數是來自於莿桐的耕地,自然也是實驗與示範最好的區域。

一般人不會聽過水稻綜合栽培集中推廣這件事,不過與稻農契作的碾米廠則是很有感受,因為他們的收入與稻米生產量息息相關,送往碾米廠的稻穀越多,碾米廠也就越興旺。當年在推廣水稻綜合栽培時很像軍事組織,20幾公頃組成一個研究班,300公頃組成一個推廣隊,以鄉鎮市的村里為範圍,用班隊的力量來推廣。

綜合栽培最大的特色就是有系統組織農民田間作業方式,從稻種更新到灌溉排水,一直到田間管理都是採取共同作業。這些推廣隊要組織機械耕種專業工作隊,從整地、插秧到收割都是以一種工業化流程來管理。而且還有各式的檢討與講習會來提高改良技術,藉此來提升生產效率。糧食的產量確實有增加,收成也比較好,不過農民的收入沒有增加,還是working poor,因為收成量怎麼樣就是趕不上物價。這一點碾米廠和農友都知道,40年來也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摘要
<p>這張照片拍攝地點是在莿桐鄉,當時農復會大力推廣水稻綜合栽培集中推廣,立牌看板上還有介紹推廣範圍。莿桐鄉以生產米為主,日治時期還有送往日本的獻納米,而人稱「西螺米」有多數是來自於莿桐的耕地,自然也是實驗與示範最好的區域。</p><p>一般人不會聽過水稻綜合栽培集中推廣這件事,不過與稻農契作的碾米廠則是很有感受,因為他們的收入與稻米生產量息息相關,送往碾米廠的稻穀越多,碾米廠也就越興旺。當年在推廣水稻綜合栽培時很像軍事組織,20幾公頃組成一個研究班,300公頃組成一個推廣隊,以鄉鎮市的村里為範圍,用班隊的力量來推廣。</p><p>綜合栽培最大的特色就是有系統組織農民田間作業方式,從稻種更新到灌溉排水,一直到田間管理都是採取共同作業。這些推廣隊要組織機械耕種專業工作隊,從整地、插秧到收割都是以一種工業化流程來管理。而且還有各式的檢討與講習會來提高改良技術,藉此來提升生產效率。糧食的產量確實有增加,收成也比較好,不過農民的收入沒有增加,還是working poor,因為收成量怎麼樣就是趕不上物價。這一點碾米廠和農友都知道,40年來也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