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褒忠跳躍花鼓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褒忠跳躍花鼓
褒忠花鼓陣的誕生充滿戲劇性。依據地方人士口述,林成裕是第一位執掌頭旗的褒忠人。他回憶在民國50年(1961)看到虎尾地方人士要到馬鳴山鎮安宮參香,經過褒忠街上時表演的跳鼓非常引人注目,也引起了林成裕和朋友的好奇。後來,埔姜村的村長為了到北港迎媽祖而找上林成裕,希望他能幫忙籌組一支增添熱鬧氣息的陣頭,林成裕靈機一動,找來5~6個友人嘗試跳鼓,沒想到這麼一跳卻讓大夥給跳出興趣。林成裕把原本只有鼓聲和鑼聲的表演再增加鏗鏘有力的鈸,旗幟改大而把鼓改小,另外再加入了涼傘做道具。林成裕表示,最初始組成花鼓陣時鑼和鈸等樂器、道具,都還是跟歌仔戲班借來的,服裝則是眾人集資購買,而簡單易學的舞步也是彙集大家的想法拼湊出來的。
不過,花鼓陣曾沒落好長一段時間,政府為了鼓勵地方的俗技藝傳承,策動花鼓陣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辦理「褒忠花鼓文化節」。至今褒忠鄉內9村已共有13隊花鼓隊,鄉內的國中和4個國小也有小朋友組成花鼓隊,每個隊伍各有各的花步、各有其特色,並常受邀到全國各地表演。褒忠花鼓陣與社區結合,提升居民的文化自信,藉由對自身文化的探索與表演,不僅促使社區居民情感交流,也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文化。
摘要
褒忠花鼓陣的誕生充滿戲劇性。依據地方人士口述,林成裕是第一位執掌頭旗的褒忠人。他回憶在民國50年(1961)看到虎尾地方人士要到馬鳴山鎮安宮參香,經過褒忠街上時表演的跳鼓非常引人注目,也引起了林成裕和朋友的好奇。後來,埔姜村的村長為了到北港迎媽祖而找上林成裕,希望他能幫忙籌組一支增添熱鬧氣息的陣頭,林成裕靈機一動,找來5~6個友人嘗試跳鼓,沒想到這麼一跳卻讓大夥給跳出興趣。林成裕把原本只有鼓聲和鑼聲的表演再增加鏗鏘有力的鈸,旗幟改大而把鼓改小,另外再加入了涼傘做道具。林成裕表示,最初始組成花鼓陣時鑼和鈸等樂器、道具,都還是跟歌仔戲班借來的,服裝則是眾人集資購買,而簡單易學的舞步也是彙集大家的想法拼湊出來的。<br>不過,花鼓陣曾沒落好長一段時間,政府為了鼓勵地方的俗技藝傳承,策動花鼓陣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辦理「褒忠花鼓文化節」。至今褒忠鄉內9村已共有13隊花鼓隊,鄉內的國中和4個國小也有小朋友組成花鼓隊,每個隊伍各有各的花步、各有其特色,並常受邀到全國各地表演。褒忠花鼓陣與社區結合,提升居民的文化自信,藉由對自身文化的探索與表演,不僅促使社區居民情感交流,也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文化。<br>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