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博愛路

舊鎮公所(街役場)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舊鎮公所(街役場),距媽祖廟後約十公尺處,由仁和路、公民路、博愛路三街道所圍成之區域,也即今中興街兩旁住戶區域。建於日治時期大正 12 年(1923、民 12),為台南州北港郡的北港街役場,為當時北港一座宏偉的建築物。

溝仔墘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今之博愛路部份路段,是於日治時代才打通的。從博愛路與光明路交叉點起往南走,此路面較狹窄,至信義路交叉路口止,此路段稱為「溝仔墘」,亦即蕃簽市之共和街,一直往南走經光明路過去就是溝仔墘。此地原是北溪岸旁之道路,此段路之西段路旁有一條大排水溝,因而得名。原先的大排水溝,是北港渓流經所遺留的痕跡。溝仔墘一度名為永寧街,現為博愛路,將來亦是拓寬的計劃路。

四崁仔車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四崁仔車,位於今大同路及博愛路附近一帶。崁是商店的計算單位,直到清末這二條街尚有四家油車:一是在今仁德街雄武館(23 號)之斜對面 22~28 號近大同路口。二是在仁和路 76、78、80 號,楊安順先生家後面,現已在溪中。

埔仔新街(褒新)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埔仔新街,即今共榮里褒新街,據已逝的北港耆老陳金田先生言:明崇禎7年(1634),顏思齊拜把兄弟陳衷紀,由福建沿海招募陳姓宗親來笨港拓墾,就在今賜福境結成埔仔聚落。賜福境為北港昔時六大境之一,包含今日賜福里全部及共榮里、大同路一部份,鎮境主神為武安尊王,供奉於陳姓王廟內。後來部份陳姓族人遷來此地拓墾,居住形成埔仔新街,又因鄰近溪仔底(博愛路中段)的溪埔地,成為一新市街,故稱埔仔新街。

小春園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小春園,過往位於大同路與博愛路交叉口之東北角轉角處,現址目前為手機殼專賣店。日治時期為磚木構造二層樓房,面寬二間,是台灣藝旦駐唱處;藝旦穿台灣大陶杉、彈琵琶、唱南曲,是高級酒家,是台灣有錢商人的尋歡消費處。

博愛醫院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據北港耆老郭椿茂先生說:本鎮博愛路135號,在日治時代也是經營客棧。昭和初年,有一次承包台北一大進香團來本客棧居住,並預訂在客棧用餐。屆時老闆為這麼多人用餐,先向柑仔店、菜販、魚肉攤販等採購,並賒欠貨款。

蕃簽市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蕃簽市,由現今之旌義街與博愛路交叉路口算起,經集雅軒會舘後面之共和街,由北至南整條共和街皆屬蕃簽市,非常有名的甕牆即位於此街南端。

許公館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今北港博愛路西端142號,坐東向西兩間面寬之洗石子二層樓房,屋主為許壬子。由於日治時期許壬子曾擔任過保正,故其家北港人又稱為許公館。許壬子與祖媽金順盛轎班會的關係很深。金順盛轎班會是朝天宮最早成立的轎班會之一,歷任會長包括許致,還有他兒子許壬子、許壬申。

北港大復戲院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大復戲院前身為北港座,是北港街內首建的劇場建築,雲林縣內第三座興建的劇場,晚於斗六戲園及西螺座,與斗南座的興設時間大約相同。北港座的興建,起於北港街龔丕趁的投資。昭和2 年(1927)4月2日的「臺灣日日新報」有一則標題為〈劇園築新〉的報導,簡略說明龔氏著手創設劇園的原委。當時龔氏認為北港已是十分興盛的市街,且有著名的媽祖廟位於此地,但卻無劇場設施,因此決定興建戲園。當時報導說明:「北港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