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皇民化

林振聲藏書-油車粿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油車粿的作者為王國樑,四海創刊號中的一篇文章,內容從不知道油車粿為何物開始談起,進而提到作法,觸感以及口感。作者在第二段帶入了當時台灣社會市井小民生活的情況,雖然只是片面性的描寫,但在他眼中所見到的社會卻是有相當的真實感,亦有著清楚的描述。之後文章則是提到油車粿的由來,從秦檜夫婦開始談起,自然也就越加地慷慨激昂,對於秦檜、岳飛的故事幾佔全文的三分之二。

當代藏書-樂譜筆記II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日本在統治台灣的早期,除了引進現代化教育制度以及推動日本語的教育之外,對於台灣原有的文化則持兼容並蓄的態度,當時總督府曾表示尊重台灣文化的方式,容許台灣語(閩南語及客家話),以及台灣文化與日本文化並存的政策。不過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後,日本擔心台灣漢族民族主義的覺醒,與中國裡應外合,加上帝國主義意識形態的需求,開始推動皇民化運動,也就是日本同化政策。

當代藏書-樂譜筆記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本冊為樂譜筆記,筆記的所有人為西林珠子,閱讀的學校則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戰後則更名為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本冊為所有者上課的樂譜筆記,學習者填寫樂譜,並由教習戡正錯誤以及給予分數。筆記本中尚保留數十首日治時期的樂曲譜,包括皇后陛下誕辰奉祝歌、皇軍凱旋、大詔奉載之歌等。

斗六圓環早期風貌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斗六圓環位於斗六車站附近,為太平路、中山路、文化路、鎮北路、建興街、愛國街六路交會口,是市區內重要的地標。此處原本是清代的斗六門媽祖廟受天宮和龍門書院,皇民化運動時期,日本人拆毀廟宇和書院,在此闢建圓環。

莿桐福天宮廟名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莿桐孩沙里福天宮原名進興宮,主祀徐府千歲及天上聖母三媽,初建竹壇於道光年間,昭和丁卯(1927)年由保正陳懷發發起募金,在原地改建成磚瓦木造結構。民國43年(1954),經村長鄭清來與陳懷發先生再度發起重建,重建過程有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傳說,當時募金一切順利,突然神明降駕指示,重建宮廟改名為「福天宮」,但仍保留昭和年間「進興宮」的廟名匾,並懸掛於三川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