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許哲彥

許哲彥作品豬八戒照鏡子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說許哲彥是雲林縣剪黏工藝傳統工藝保存者,說他是台灣國寶一點都不為過。從事剪黏工藝超過一甲子的光陰,作品遍佈台灣各地宮廟,遵循古法將剪碎的玻璃、「仿古瓷碗」,幻化為色彩斑斕繁複華麗的剪黏,一層層堆疊與形塑成藝術品,讓許哲彥的剪黏作品有了生命和文化溫度。

剪黏大師許哲彥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出身北港鄉間的許哲彥,從10歲開始就向彰化永靖名師江清露學藝。當時他常到朝天宮屋頂看師傅工作,被五彩繽紛的燒陶、剪黏深深吸引,工頭問他想不想學,他滿口答應,從此許哲彥就變成了阿露師在北港唯一的學徒,跟著師傅南征北討,爬上爬下,忍受風吹、日曬、雨淋,辛苦了8年之後,總算出師了,可以自行承接工程。

北港甕牆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北港甕牆位於北港八大街之一的「暗街仔」,清朝道光年間顏姓家族在此建宅,並利用壓艙酒甕築成甕牆。該家族早年經營碾米廠、油車、糖廊,並曾捐贈朝天宮廟埕牆壁上四海龍王之一。明治38年(1905)嘉南大地震後,後人顏謙源修築宅第時僅保留此甕牆。

許哲彥 古蹟管理研習營結業證書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內政部於民國72年完成第一批「台閩地區第一級古蹟」審查,審查標的與內容以古蹟建築的調查為主,並未針對文化景觀,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等類型的範疇做規範及規劃。直至民國76年,井慶升出版「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藝」一書,可說是第一本清代大木作操作工藝的記錄,對於古蹟或歷史建築的施做方式、程序與步驟等有一詳細的介紹與討論,因而該書有如修繕古蹟的工程應用參考資料。

許哲彥作品 交趾陶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交趾陶,屬於低溫的多彩陶,相傳源自於漢朝的綠釉,跟唐三彩也有一些關連性及相似性在。依據部分的文獻紀載,在清朝末年時,中國南方即有一些廟宇有交趾陶的裝飾。而根據施翠峰教授的調查顯示,原來在日本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發現,所謂來自中南半島的交趾燒,其源自於廣東窯,因此廣東窯又稱為交趾燒。而在傳說嘉義地區的藝師葉王跟隨廣東窯工匠學習燒陶之後,因此便將嘉義地區燒製的「廟尪仔」,通稱「交趾陶」了。

許哲彥師傅的剪黏示範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工藝師許哲彥表示,剪黏的過程繁雜,又有分直接在屋頂上作業的,或者事前裁剪準備好才上屋頂施工的,但大致可區分為以下步驟:打稿,必須把要製作的形體勾畫出來,接著用摺線技巧將鐵線塑出基本形狀,成為作品的骨架。緊接著將水泥、砂石、麻絨等均勻攪和,填入骨架之中以製作粗胚。然後將陶瓷的碗片剪成適合的形狀,並且最後將修剪好的碗片,沾附水泥,黏貼上去而成。

剪黏器具及材料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剪黏,又有立體的馬賽克之稱,屬於中國南方特有的傳統鑲嵌藝術。早期的剪黏是利用破碎的瓷片或碗片,把材料修剪成需要的形狀,然後一一的黏貼在塑造好的形體上面。主要是裝飾在建築上的工藝,初始起源已很難考據,主要在福建的漳州、潮州一帶,清朝時就已採用剪黏裝飾寺廟,並在清代中葉隨移民傳入台灣,大約已有170幾年的歷史。

江清露作品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江清露,別名江金露,俗稱清露司、露仔司、阿露司等。大正3年(1914)生於彰化縣永靖鄉福興村尾厝角,卒於民國83年,享年80歲。江清露係台灣少數幾位能夠同時精熟於交趾與剪黏技術的藝匠之一,14歲於員林向洪坤福(俗稱尫仔福)學藝,之後隨洪坤福至北港朝天宮整修剪黏。整個拜師學藝過程僅一年多時間,爾後師傅因殖民政策因素離台,遂與夥伴獨撐起大樑,與師兄們協力完成北港朝天宮剪黏後一砲而紅。

許哲彥剪黏作品-完璧歸趙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完璧歸趙,是一個非常有趣及家戶喻曉的成語故事。記描述了在春秋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的鬥爭紛擾,爾虞我詐之外,也凸顯在亂世之中,如何運用自身智慧及機敏,化險為夷的最佳典範。其中更珍貴的是,那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君子精神,以及勸人物歸原主,合浦珠還的禮儀與處世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