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虎尾新翰宮舊貌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虎尾新翰宮舊貌

虎尾鎮新吉里在地民眾俗稱「新結莊仔」,謂顧名思義為一新聚集而成的聚落。但這裡還有原本住在此地的聚落陳家莊,加上日治時期被遷村自後壁寮、旗桿厝竹圍等聚落的人們,形成今日樣貌。

日治末期,伴隨太平洋戰爭爆發,徵用當時原居住在當今日建國一、二、三村人們的土地,規劃作為因應太平洋戰爭開戰後,海軍航空兵的教育基地。將原先居住此處幾個聚落後壁寮(建國一村)、旗桿厝竹圍仔(建國二村)、陳家莊竹圍仔和吳厝莊仔加以搬遷。除吳厝莊仔遷入三合里,其餘皆在新吉里。據地方耆老指出,「新吉里」是國府來臺後才重新起名。早期虎尾人都慣稱「新結莊仔」,範圍除新吉里外,還包含立仁、西安里。據說當初被徵用時,後壁寮、旗桿厝竹圍的居民曾以扛竹管屋方式合力搬遷。

旗桿厝竹圍,當地居民又稱為「棋盤厝竹圍仔」主要以祭祀金府千歲「新翰宮」,最初係由黃姓先民帶來神祇,並未興建廟宇由聚落內人士輪祀。民國56年興建廟宇同年度竣工,民國102年重修屋頂剪黏曾有修繕,內部早期老匠師林峰仁彩繪業已重畫不存。

摘要
<p>虎尾鎮新吉里在地民眾俗稱「新結莊仔」,謂顧名思義為一新聚集而成的聚落。但這裡還有原本住在此地的聚落陳家莊,加上日治時期被遷村自後壁寮、旗桿厝竹圍等聚落的人們,形成今日樣貌。</p><p>日治末期,伴隨太平洋戰爭爆發,徵用當時原居住在當今日建國一、二、三村人們的土地,規劃作為因應太平洋戰爭開戰後,海軍航空兵的教育基地。將原先居住此處幾個聚落後壁寮(建國一村)、旗桿厝竹圍仔(建國二村)、陳家莊竹圍仔和吳厝莊仔加以搬遷。除吳厝莊仔遷入三合里,其餘皆在新吉里。據地方耆老指出,「新吉里」是國府來臺後才重新起名。早期虎尾人都慣稱「新結莊仔」,範圍除新吉里外,還包含立仁、西安里。據說當初被徵用時,後壁寮、旗桿厝竹圍的居民曾以扛竹管屋方式合力搬遷。</p><p>旗桿厝竹圍,當地居民又稱為「棋盤厝竹圍仔」主要以祭祀金府千歲「新翰宮」,最初係由黃姓先民帶來神祇,並未興建廟宇由聚落內人士輪祀。民國56年興建廟宇同年度竣工,民國102年重修屋頂剪黏曾有修繕,內部早期老匠師林峰仁彩繪業已重畫不存。</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