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莊儀團會館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莊儀團會館

莊儀團會館,臨近北港觀光大橋,現址為狀元珍餅店。創立於日治時期昭和2年(1927),由十二位先賢所組成的,另一說是由二十四位先賢所成的。當時會名為「北港朝天宮千耳眼爺會」,隸屬於朝天宮,會址也設在朝天宮內,後來加入的會員漸多,迨至會員五、六十名時,此時約在民國四十年代,才易名為「北港朝天宮莊儀團」。

此協會千里眼將軍造型與其他廟宇稍有差異:傳說著綠袍,藍面孔為水精將軍順風耳。衪是開嘴的造型,如此才能吐水,水主財,祈望衪能為百姓帶來「財源滾滾」生活好點,另一說水精將軍開嘴,若要飲水,北港溪的河水,足夠衪飲,故為開嘴造型;而著紅袍,紅面孔的為金精將軍千里眼,衪是合嘴的造型,媽祖怕會吃百姓的金銀珠寶,故不許衪張嘴,若張嘴,再多金銀珠寶也許不夠衪吃。

莊儀團將軍頭部的製作,早期是由仁和路北端近河隄之石晉朝先生所製作,現老先生已過世多年。早期製作頭部是先以黏土做成模型,待乾後,先上一層肥皂水,再層層以牛皮紙或水泥紙袋撕成碎片,沾漿糊水貼上,大約要二十層至二十五層,而且不能一天就貼完,每天只貼幾層,乾了再貼,等層數夠,乾後再剝離黏土,然後整修上漆,此製作法與早期獅頭製作是同樣的。

摘要
<p>莊儀團會館,臨近北港觀光大橋,現址為狀元珍餅店。創立於日治時期昭和2年(1927),由十二位先賢所組成的,另一說是由二十四位先賢所成的。當時會名為「北港朝天宮千耳眼爺會」,隸屬於朝天宮,會址也設在朝天宮內,後來加入的會員漸多,迨至會員五、六十名時,此時約在民國四十年代,才易名為「北港朝天宮莊儀團」。</p><p>此協會千里眼將軍造型與其他廟宇稍有差異:傳說著綠袍,藍面孔為水精將軍順風耳。衪是開嘴的造型,如此才能吐水,水主財,祈望衪能為百姓帶來「財源滾滾」生活好點,另一說水精將軍開嘴,若要飲水,北港溪的河水,足夠衪飲,故為開嘴造型;而著紅袍,紅面孔的為金精將軍千里眼,衪是合嘴的造型,媽祖怕會吃百姓的金銀珠寶,故不許衪張嘴,若張嘴,再多金銀珠寶也許不夠衪吃。</p><p>莊儀團將軍頭部的製作,早期是由仁和路北端近河隄之石晉朝先生所製作,現老先生已過世多年。早期製作頭部是先以黏土做成模型,待乾後,先上一層肥皂水,再層層以牛皮紙或水泥紙袋撕成碎片,沾漿糊水貼上,大約要二十層至二十五層,而且不能一天就貼完,每天只貼幾層,乾了再貼,等層數夠,乾後再剝離黏土,然後整修上漆,此製作法與早期獅頭製作是同樣的。</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