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李應鏜

西螺大橋碑記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西螺大橋於民國42年1月28日正式落成通車,現今在西螺端橋頭仍保存了一塊當年所刊立的紀念碑,該碑的材質為花崗岩,碑頭題名「西螺大橋碑記」,末尾由雲林縣長吳景徽與西螺鎮公所共同落款。

西螺螺溪齒科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西螺的延平路上面有一間三層樓建築,三樓牆壁裝飾類似兩個拱門的形狀,定睛一看才發現建築物上面寫著「齒科」,而拱門亦像是牙齒相連,不免讓人發出會心一笑。這是李其雄在日治昭和8年(1933年)所建造的建築物。李其雄從日本東京帝大習醫,學成歸國。

西螺李應鏜故居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談起西螺大橋,不能不提到大橋續建最重要的推手-李應鏜。李應鏜先生的父親李龍海曾跟隨彰化基督教醫院創建人蘭大衛醫師學習醫術,當時有句俗諺「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這裡的蘭醫生就是指蘭大衛。不過李龍海後來棄醫從商,在街上開設龍泉株式會社,以製酒為業。而李應鏜在日本就讀京都同志社大學經濟系,畢業後返國接手家業,並擔任米榖組合社長。

西螺大橋員工慰勞大會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本張照片內容為民國41年6月20日舉行西螺大橋員工慰勞大會時所拍攝的紀念照。西螺大橋(當時名稱濁水溪橋)正式建於昭和13年(1938),因碰上太平洋戰爭戰事緊迫的關係,建橋工事一再延宕,所需鋼材甚至被挪用到海南島興建碼頭,到了日本時代結束,終究只完成了32座橋墩。

西螺公館大橋竣工典禮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如說明,本張照片為雲林縣西螺鎮公館里公館大橋竣工時所拍攝的紀念照,時間為民國41年(1952)5月12日。根據同年5月20日「民聲日報」〈西螺公館橋竣工典禮〉一文的報導,當天出席人員有雲林縣長吳景徽、縣府主任秘書、建設課長、西螺鎮長李應鏜及各村里代表等人。典禮由吳縣長主持並致詞,李鎮長報告工程經過,最後由李鎮長夫人剪綵後正式開放通行(照片右上方有毛筆書寫的流程表可相互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