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空間、地域與遷徙

北港郡役所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大正9年(1920)日本政府實施地方制度修正,頒布「州廳郡市街庄改正」,原本的北港支廳改制為北港郡役所,設立之初仍沿用北港支廳辦公廳舍使用,但頗覺狹隘,遂於大正15年(1916)計畫另築新廳舍,但遲至昭和4年(1929)始動工興建,並於翌年完工落成啟用。而原先位於朝天宮媽祖廟後方的「舊北港郡役所」則轉為「北港街役場」的辦公場所使用。

鄧麗君出生地文化園區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裡有棟很特別的三合院被登錄為歷史建物。這座三合院之所以特別,是因為鄧麗筠就在這裡出生。鄧麗筠是誰?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那段時間有句話「不愛老鄧愛小鄧」,老鄧指的是鄧小平,小鄧指的是鄧麗君,而鄧麗筠就是鄧麗君出生取的名字。 這座三合院絕非雕樑畫棟的大宅院,卻因為鄧麗君而成為歷史建物。

斗六遠東戲院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斗六遠東戲院原址在於斗六市中華路、永康街與內環路之間的路段,在電影院工程竣工開幕之時,應是當時整個雲林縣內最大的戲院,亦曾風光一世,也是許多雲林人的記憶。但最後終不敵電影業的蕭條,經營每況愈下,最後只得結束營業。電影院目前已完全拆除。 遠東戲院由曾經擔任過雲林縣議會議長、斗南源和戲院總經理的蕭茂霖所創設。

斗六戲院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雲林縣境內最早興設的劇場,極有可能為設於斗六街的斗六戲園。根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大正 10 年(1921)2月4日當日的報導提到,斗六戲園近日內將告竣工,並訂於新年期間聘請「支那劇團」作為開幕演出。這座斗六戲園應即是其他日文新聞報導中所說明的斗六座,該劇場位在今日的斗六圓環一帶。日治時期的大正、昭和年間,經常有傳統戲劇與新劇的演出。

新港南壇水月庵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清代台灣,有城牆圍繞的都市,在南北門的地方通常設有南壇、北壇,做為中國原鄉來台官吏身故停棺之用,等待家鄉故人、親人來接棺回家,以求落葉歸根。而以前笨港城的南壇,初時為宣揚「聖諭」的地方。

北港慈德堂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金長源家族係於光緒6年(1880)由泉州石獅來臺。當時蔡塗水年12歲,跟隨母親王邁來臺依親,光緒17年(1891)蔡塗水在北港創立「金長源」經營陶器五金致富。從明治40年(1907)「南部臺灣紳士錄」文獻中,金長源(原文作長源號)已收錄其中,代表其經營已達一定規模。經商成功後,蔡塗水與顏達、許路、蔡川、王漢、蔡然三、蘇梗共創北港慈德堂,為北港慈德堂的第一任管理者兼堂主。

北港登記所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登記所」就是日治時期的「地政事務所」,處理土地與建物的登記、繼承、徵收等等相關事務,繁雜卻極為重要。所以日本人一得到臺灣便著手進行土地調查事業,想要確實掌握臺灣的土地情報。由於土地調查係一旁大事業,在其整體完成以前,由地方法院暫時管理日本人的建築物,並設立「法院出張所」輔助。「出張所」就是簡易的辦公單位,功能少一些,卻深入鄉里,是行政服務的基層。

北港市街安和街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在清朝時代,安和街為北港的八大街之一,以傳統藥材的販賣為主。北港安和街,又有暗街之稱。而暗街的稱號由來,據地方耆老跟廟方的說法,又可區分為兩種。一說係因為過往時代,房屋的屋簷都會往外延伸,作為遮雨篷,因此遮蓋天空、不見天日的情形。另一說則是,過去在臺灣,只要是古城鎮,大都有一條熱鬧的『暗街』,到了夜晚依然開店營業。

古坑大湖口百姓公廟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古坑鄉永光村有一名為「大湖口」的聚落,湖,是盆地之意,其地名由來為聚落的東南方有一開口向西北方的盆地,而大湖口剛好位於盆地的入口處,緊鄰大湖口溪。位於大湖口聚落,縣道199和縣道210(光華路)交界處的百姓公廟是古坑鄉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有應公廟,最早以石板搭建的石頭廟,現外觀為民國87年由信徒所增建,形成廟中廟的格局。

立仁國民小學〔虎尾南國民學校〕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昭和16年(1943)新任台灣總督小林躋造頒布新的「國民教育令」,臺灣境內的學齡兒童必須強制接受國家義務教育。不過因為大正9年(1920)後虎尾郡役所、虎尾街役場等重要機構設立,以及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臺灣支社五間厝製糖工場也在虎尾,工作機會增加與糖業鐵道運輸四通八達的緣故,使得虎尾商業市街持續繁榮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