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雲林縣教師會館
原雲林縣教師會館,現為內政部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雲林縣服務站。教師會館的設立,係由時任臺灣省教育廳長劉真先生於民國 48 年(1959)為提升教師福利的舉措,同年相繼興建日月潭與臺中兩所教師會館;而後再陸續於各縣市興建教師會館,雲林縣教師會館即在此背景因應設立。教師會館的精神在於「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並非僅供教師住宿之用。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原雲林縣教師會館,現為內政部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雲林縣服務站。教師會館的設立,係由時任臺灣省教育廳長劉真先生於民國 48 年(1959)為提升教師福利的舉措,同年相繼興建日月潭與臺中兩所教師會館;而後再陸續於各縣市興建教師會館,雲林縣教師會館即在此背景因應設立。教師會館的精神在於「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並非僅供教師住宿之用。
西螺張廖家廟崇遠堂是由祖籍位於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官陂鎮的張廖族裔所建,清朝時因為張廖族裔所在的官陂鎮地處偏遠山區,因此清康熙40年 (1701)左右遂開始有族人冒著違反海禁的規定,偷渡來臺落腳當今的二崙鄉境內拓墾。在拓墾過程為了因應與四周其他族裔的衝突和治安防禦,張廖族裔遂訂出七條祖訓,其中第六條所寫到「堂教修譜效親睦族遵行祖訓」,於是有修建家廟之議。
南北平行預備線,簡稱南北線,為台糖位於臺灣中南部數段輕便鐵路的合稱。該線係因台糖在1950年時受到國防部的要求,興築一條臺中至高雄的戰備用鐵道。台糖當時因已接收日治時期所遺留的糖廠,而各糖廠有其762mm軌距鐵道網,但未全部相連,因此負責整合串連旗下的鐵道。由於台灣地形的關係,河流多為東西走向,原有各糖廠鐵道受阻於河流,因此南北線主要工程即為興建跨越各大溪流的橋樑。
詔安客以廖、李、鍾三大姓氏為主,而廖氏當中的「生廖死張」,更是非常特別的祖訓,廖氏也可以算是全世界最守信用的姓氏。廖氏來自福建省詔安縣官陂鎮,元朝末期局勢動盪不安,雲霄縣才子張再輝便到山區官陂避世,借居當地首富廖三九郎(廖化)別苑,教導當地幼童讀書識字,廖員外很欣賞張再輝才學,招與獨生女為婿。
永光派出所成立於昭和1年(1926),一開始稱為雲林辦務所崁頭厝警察官吏派出所,派出所後方的宿舍則是建於昭和8年(1933),為巡查部長宿舍。日治時期派出所設有壯丁團,協助治安、防火,功能類似現在的義警或義消。目前派出所仍有警員辦公,對古坑居民來說,永光派出所是一段未曾斷裂過的記憶。
台鐵斗南車站宿舍群位於斗南鎮新興街、民權路、南昌路、順安街四條街道所環繞的區域內,早期作為台鐵斗南站各級員工之宿舍,包含站長宿舍和職員宿舍。此外,我們會發現,斗南車站宿舍群是少數不是興建在鐵道沿線的宿舍群,原因現在仍不為所知。
北港復興鐵橋,又名北港溪鐵橋或復興橋,興建於明治44年(1911)為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北港製糖所屬鐵道橋樑之一,是一座工字梁組合鋼梁與下承式鋼鈑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橋跨越北港溪,銜接北港和嘉義新港,時稱為「嘉北線」,早年負責運送甘蔗、糖蜜等原料,並兼辦客運業務,曾於國民政府時代改建與延建,為南北平行預備線的一段,目前停用廢棄而且已遭洪水沖斷中間部位,已被雲林縣與嘉義縣政府分別指定為歷史建築。
捷發乾記茶莊為許金所建造,許金本來在中國大陸經營茶葉生意,後來在道光13年(1833)4月來台發展,昭和5年(1930)建造捷發乾記茶莊,為西螺歷史最悠久的茶莊。許金去世後將原本三崁三進的建築分別給了大兒子、二兒子與小兒子,數年之後大兒子跟二兒子都賣掉,剩下小兒子許在興仍經營茶莊生意,但近二十年來東市場逐漸沒落,茶莊生意也一落千丈,許在興之後交給三兒子許文明繼承,後因轉行而結束營業。
土庫庄役場興建於昭和8年(1933),昭和9年(1934)完工落成,昭和17年(1942)行政區升格,故改名為「土庫街役場」,戰後自民國34年至民國91年止,為土庫鎮公所所用。鎮公所搬遷後則一直閒置,直到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之後,才於102年12月開始修復工程,並於104年8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