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資料尚待處理,僅做暫存

被扭曲時間的龍善堂梵鐘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龍善寺是虎尾市區重要的佛教寺院,其前身為龍華派齋堂-龍善堂,主祀觀世音菩薩,該堂是在齋友鍾招治、沈協等人發起勸募,於1929年(昭和4年)12月17日竣工落成。

現龍善寺內仍保存了一座落成之時,由眾齋友信徒所敬獻的梵鐘。定睛一看,我們會發現,梵鐘的落款時間昭和四年刻意遭到淡化處理,置換為1929年(民國18年)的紅字。

麥寮架仔頭玉安宮靈昭萬古匾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玉安宮是麥寮鄉興華村架仔頭的信仰中心,主祀法主聖君,俗稱法主公。

法主公的香火是周家從原鄉攜來,同時,周姓也是本地的拓墾家族。「架仔頭」這個地名十分特殊,我們從清末雲林縣採訪冊和日治初期所繪製的台灣堡圖,皆可見架仔頭的地名,架仔頭有時會寫成架子頭。地名由來為早期有一位菜販在此擺設菜架(菜攤),但此說仍有待考證。

箔子寮溫王爺接炸彈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灣雖未成為殺戮戰場,卻也飽受美軍砲火洗禮。伍佰的〈空襲警報〉唱出了老輩台灣人「跑空襲」的歷史記憶。

「阮阿公空襲的時早就已經跌落山腳/阮阿嬤的豬圈乎伊燒甲臭火乾/阮阿爸上班的糖廠去乎掃甲一坑一嘎/做田的隴嘛走去躲在樹仔腳/啊~這款的代誌/啊~學校隴無提」

萡子寮普天宮二次大戰時神蹟

條目撰寫者 王志淵

萡子寮普天宮,位於雲林縣四湖鄉萡東村,主祀溫府千歲。1945年(昭和20年),四月初溫王爺藉由乩童起駕,囑咐萡子寮信眾該月十六日不可外出,該日同盟國軍機前來空襲,投下多枚炸彈並以機槍掃射。神奇的是,落在村中的炸彈,均彈至村外爆炸,使得村外留下諸多彈痕。當地信徒認為,如果不是溫王爺展現神蹟庇佑,萡子寮居民無法逃過此戰災劫難,也因為溫府千歲顯聖,展現神蹟救助世人的事蹟威名遠播,參拜信徒絡繹不絕。

斗六受天宮濟世金丹匾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斗六受天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舊址位在斗六圓環,與清代的龍門書院比鄰,可惜在日治末期遭到廢廟,拆除。

在毀廟之前,曾有信徒將受天宮大媽神像迎請至西螺,二次大戰後再隨移民加拿大,直到1991年(民國80年)才重回斗六。據耆老所言,大媽神像底座有被挖過的痕跡,這是因為早期醫療不發達,信徒會祈求神明賜藥,並刮取神像底座的木頭做為藥引。

鐘毓社的古匾與供桌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土庫順天宮虎邊偏殿為鐘毓社,主祀文昌帝君,該祠的由來,曾記載於《雲林縣採訪冊》,在〈大坵田東堡/祠〉的項目下寫著:「鍾毓社祠 在縣西十七里大坵田東堡大崙腳莊;祀文昌帝君神像。廟宇兩進,左右廊房十間。道光初,署彰化縣楊桂森捐建;收塗庫街荖葉糧稅,以備春、秋兩祭之費。」

插路香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牽水狀是口湖鄉一年一度的追思祖先的民俗節日,金湖與蚶仔寮裡個聚落均在在農曆六月初七舉行放水燈。

以蚶仔寮為例,當天下午,眾人齊聚萬善祠,由獅陣開路,乩童引路,全程徒步往海巡署成龍安檢所舊金湖港的前進,約在4、5點會抵達港邊,工作人員隨即在港邊設置香案,由道士團送念經懺,奏報天地神祇,召請水域的孤魂上岸,接著,工作人員會將「水燈厝」一一抬上膠筏,開往海上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