箔子寮舊魚市場
這張照片是在1980年(民國69年)拍攝,地點在箔子寮漁港。照片中遠方的建築物已經不存在了,過去是箔子寮的魚市場,拆除掉後成為一個平台,空蕩蕩地,不過旁邊依舊可以讓船舶停靠。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這張照片是在1980年(民國69年)拍攝,地點在箔子寮漁港。照片中遠方的建築物已經不存在了,過去是箔子寮的魚市場,拆除掉後成為一個平台,空蕩蕩地,不過旁邊依舊可以讓船舶停靠。
照片是拍攝於1984年(民國73年)9月3日,地點是在箔子寮漁港。從照片中可以看到箔子寮漁港的出海港處相當寬敞,這是建於1971年(民國60年),並且在民國65年開港啟用。之後還陸續興建長達682公尺的防波堤,1,074公尺,吃水2公尺的淺水碼頭以及217公尺吃水3.0m的深水碼頭,漁港內有兩處曳船道以及魚市場,可說是相當完善。
1986年(民國75年)4月19日下午1:40分,由一心航業公司經營,吃水175公噸的豪華客輪-海鷹號,在雲林縣民的歡呼下,與澎湖龍門港展開世紀首航,這是當時繼「台澎輪」之後,第二艘航行台灣-澎湖間的客輪,特別引起國人同胞的矚目,當時由交通核定的票價為全票330元,軍警票198元,比台澎輪便宜許多。
龍達壹號是航行於雲林箔子寮漁港以及澎湖龍門之間的船隻,當天是龍達壹號首航,岸上張燈結彩慶祝,首航儀式由龍達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歐武勳以及雲林縣長許文志主持。
台灣在早期政治體制中,由於堅持中國大陸為叛亂地區,所以強調治權包括中國大陸。因此在政府體制上就有中央、省以及縣市等三級單位。其中中央與省府實際管轄範圍幾乎一樣,但由於按照政府體制,省為縣市之上級機關,因為資源的分配多掌握在省府以及省議會的手上。當時享握有實權的政治人物會參選省議員,而非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