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228事件

雲林縣婦聯分會工作報告民國64年7月24日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政治信仰與宗教信仰一旦在人心中生根,似乎就很難再改變。一位從年輕參與雲林縣婦聯分會工作的女性到現在仍相信國民黨才有能力帶領台灣走出困境,對於文件解密後的228事件或白色恐怖則是認為在當下的局勢不得不採取的作為。民國64年4月5日蔣中正辭世,她憶起當時社會一片哀淒,如喪考妣,這已非90後的世代所能理解與想像。

莿桐謝新發宅邸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莿桐鄉市中心,中正路北面,亦即莿桐市場對面,有幢外觀看來為日治末期所建的兩層樓建築,目前早已閒置。據廖來章指出,此棟一樓以鋼筋混泥土結構,二樓為完整木結構地板,在早年曾用臺灣紅檜往外拉出一處露臺。

修齊亭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修齊亭在北港仁和路底的堤防上,它看似一座普通涼亭,但其實具有很重要的紀念意義。當年228事件不只發生在台北,全台各地都有抗爭事件。當時北港士紳為維護治安,曾組織治安隊,帶領者前嘉義地方法院書記官許壬辰。除了治安隊之外還有一支擁有武力的自衛隊,帶領者葉啟城與余炳金。

吹動稻浪的風:雲林縣人權研討會及相關文獻彙編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吹動稻浪的風」為雲林縣人權研討會及相關文獻彙編,主要為調查自228以降台灣政治受難者的記錄。本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緒論,第一章吹動稻浪的風:雲林縣人權研究計畫;第二部分吹動稻浪的風:雲林縣人權小旅行暨研討會,此部分又包含五章,第一章專題演講:回顧人權歷程;第二章論文發表:雲林縣人權重大事件;第三章人權受害者之生命故事;第四章論壇:雲林人權歷史如何保存與建構;第五章作者簡介。

西螺廖承丕街屋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廖承丕,原名廖琛,雲林西螺人,其人善於理財,繼承父親廖龍院逝世時留下的14甲地及800圓之後,逐年擴大到數千甲,成為臺南州數一數二之大地主。廖承丕事業有成,加上為人敦厚,見識卓越,因此在大正5年(1916)被任命為嘉義廳西螺支廳西螺區長任職四年,對早期西螺街的發展建樹不少。 廖承丕家族兩代共出了七位傑出的博士,當時不但是西螺唯一,也是獨冠全台,可見其家族當時的教育思想和財力的雄厚。

鍾逸人口述陳篡地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在 228 事件發生後,各地陸續發生對抗國民政府的武力衝突,尤以中部地區為烈。當時臺中二七部隊領導者鍾逸人曾派員和給予槍枝支援陳篡地的民兵,兩人也因這件事結下不解之緣, 在整個事件過後,有過密切的往來。 根據鍾逸人的說法,陳篡地在越南曾與胡志明相交,並在胡志明處學習游擊戰的方法。陳篡地回到台灣後爆發 228 事件,他遂召集鄉勇對抗,並佔領虎尾機場,後來在軍備不足的情況下棄守,轉戰於古坑山區。

雲林228紀念碑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228事件發生後全台捲起一陣武裝反抗國民政府的浪潮,北從基隆,南到屏東都有戰事發生。雲林也不例外,從竹山、林內、古坑、斗六、虎尾一直到北港都有零星的戰鬥。雲林縣最為知名的228反抗運動領導者應屬斗六陳篡地醫師所帶領的民兵。在民兵攻下虎尾機場後,不敵國民政府軍整編21軍優勢的武力裝備下,民兵分往古坑、梅山等山區撤退,其中一支在打算退守嘉義山區時,卻在古坑和梅山交界處遭到襲擊,並且就地掩埋。

虎尾海軍航空隊食堂中山食堂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民國36年爆發「228事件」,衝突迅速蔓延全台,虎尾也不例外。虎尾鎮上的「中山食堂」在日治時期是赫赫有名的「北川海軍航空隊」餐廳指定店,也是228事件衝突的第一現場。終戰後胡國定受虎尾區長陳幸西指派,擔任日產接收委員會職務,負責接收日本人離開後的財產。在接收此家餐廳之後,更名為「中山食堂」。不久在臺北因查緝私菸引發「228事件」後,消息傳到虎尾鎮上開始爆發零星本省與外省族群的衝突。

虎尾涌翠閣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在虎尾「大崙腳公園」,水源地唧筒室東側,有棟虎尾郡役所在昭和14年(1939)興建,用以專門招待高級官員或皇親國戚的招待所,其正式官方名稱為「虎尾郡役所招待所」。不過,在當代大家比較熟悉的別稱則是「涌翠閣」。涌翠閣是目前少數僅存的日本「郡級招待所」,從發現的棟札署名,可推論興建者為當時虎尾郡郡守田中鐵太郎。

原虎尾海軍航空隊馬場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虎尾圓環西南角的那片土地,對今日虎尾人來說,叫做「虎尾東市場」。但這一帶在更早之前則被稱為「臺灣總督府虎尾海軍航空隊馬場」。顧名思義,就是當時駐防在虎尾街「空軍基地」所擁有的馬場,而「海軍航空隊」則是早期日本軍隊的編制。虎尾圓環東市場有著血淚的悲傷。民國36年爆發「228事件」,對於早先或是約略80歲以上耆老的記憶,總會說當時參與228的人最終遭到槍決的地點是在虎尾圓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