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歷代高僧住持墓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北港鎮劉厝里的村北的北港第一公墓,俗稱「媽祖湖公墓」,這是因為在這個墓區裡安葬著朝天宮媽祖廟歷代住持高僧。根據「北港朝天志」的記載,位在媽祖湖公墓的住持墓共有三門。第一門為合葬墓,墓碑上書「北港臨濟正宗歷代高僧法號浣衷、朝慶、勤智、頓超、松茂外二位佳城」,時間為昭和癸未年蒲月重修。

北港飛龍團九龍錫爐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九龍錫爐為日治初期的明治末(約1910年)到昭和初(1926年-1930年)這段期間,北港飛龍團作為當地廟會活動主要陣頭之一,在北港所屬的雲嘉南地區所訂製的儀禮器物之一。九龍錫爐於日治初期北港合泰錫鋪所製作。因飛龍團以舞龍為主要的演出形式,故選擇龍做為香爐的母題。

北港朝天宮媽祖成道一千年環島弘法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民國76年(1987) 為慶祝媽祖成道千年之喜,北港朝天宮特別舉辦了歷時26天、路程長達1500公里的環島活動,在全台各地弘法宣揚,規模空前之盛大,為台灣宗教史上留下難得的一頁。不過根據學者蔡相煇的研究,民國7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戰部與文化部曾指示福建福州與莆田兩地的文史工作者針對媽祖文化進行研究,並且在媽祖成道千年,也就是民國76年,廣邀海內外信徒同慶。

北港龍鳳閣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一般廟會繞境、進香,皆有許多藝閣、陣頭活動,來使整體習俗更加豐富精采,也傳達出對神祉的敬意及祈福。北港人在早期迎媽祖時,便是用「龍頭鳳尾」的龍鳳閣。龍鳳閣從清朝至日治時代是由紙箔舖贊助設立而成,在明治41年(1908)的朝天宮即有記載,金箔紙舖用龍鳳閣捐款興建三川殿。可見,龍鳳閣歷史已有百餘年。

北港朝天宮註生娘娘神像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於宗教的態度大致分為「放任」、「控管」、「同化」三個階段。明治31年(1898)開始的「寺廟管理人制度」可視為殖民政府府企圖介入並控管民間信仰的開始,大正3年(1914)臺灣各地開始廣泛設立「同風會」,以各地警察官吏派出所為單位推行對臺灣民間生活風俗改善、革除迷信、推行日語等作業。

北港地區北管發展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老一輩的人曾有句俗諺語:看戲,就是要看亂彈;豬肉,就要吃三層。北管,是台灣現存的兩大傳統音樂系統之一。北港地區的傳統民間音樂,主要是隨著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的關係而興起;所以傳統民間音樂非常的興盛,而大致又可分為南管、北管及西樂團。在北港有一種說法:老一輩的人認知北管就是北派,但是南派不是只有南管、而是除了北管外都是南派。

北港朝天宮陳壽彝彩繪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根據前人的口述訪談資料得知,陳玉峰、陳壽彝父子是在民國43年第一次前往朝天宮進行彩繪工作。據當時當地人的說法,之前的彩繪是由鹿港師傅所繪,但並不知其詳細姓名及資料,而陳壽彝先生見原來之彩繪後認為,雖然畫得很不錯,但已相當黑舊,因此決定全部重新繪製。這是陳壽彝師傅第一次與朝天宮的接觸。

北港朝天宮遶境日式商家裝飾紋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路關是臺灣宗教活動常見用語,包含兩種意義,「路」指遊行隊伍行進的路線,「關」則指路線所經過的廟宇、神壇等定點。廟宇透過公告路關的方式,讓信徒知道本次進香、巡境或繞境活動所經過的路線,以方便當地信徒在沿途擺設香案迎接,或者就近前往路線經過的廟宇、神壇參拜。北港朝天宮現今仍存有日治時期北港媽祖遶境路關刊頭上裝飾有日本國旗與旭日旗紋飾的商家標誌。

北港朝天宮金義順電子花燈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正月十五賞花燈,三月十九遊藝閣」是北港朝天宮早年的一句俚語。根據耆老們的說法,早期藝閣遊行是在上元節舉行,後來因正月天寒,妝扮藝閣的小孩易染感冒,故將藝閣延至3月19日舉辦。民國54年北港朝天宮首次舉行全台獨一無二的電動花燈展。初始幾年展期較久,長達兩個多月,一直到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前夕,後來以一個月為期,從正月15至2月15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