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水林鄉

笨港歷史發展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笨港,荷文作Poncan或Poonkan,原為笨港溪(今北港溪)出海口一帶的港埠,早在荷據時代即為漁舟,船往來頻繁之地,漢人至此捕魚,與原住民進行交易,常可見於荷人的紀錄之中。傳聞,笨港一帶為全台漢人最先拓墾的地區,明朝天啟元年(1621),顏思齊率領徒眾入墾笨港,在今北港、水林一帶設立十寨。又1638年荷人的出征華武瓏日記記載,當時確實有不少漢人在原住民聚落中活動,但未有漢人聚落或拓墾的存在。

水林順天宮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康熙年間,水林蕃薯厝當地開拓者洪月,輾轉來到境內開墾,數年之後,洪月拓墾有成,返回唐山將親友和祖先的骸骨接來台灣一同開墾,並奉請湄洲朝天閣站身大媽、北極玄天上帝、中壇元帥、洪府元帥等神明來台。

口湖七二水災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豪雨成災對每一代的口湖人都是惡夢,這不是淹水問題,也不怪地勢低窪或公共工程做的不好,而是總有幾次會有超過人們想像的豪大雨,幾個造成水鄉澤國的因素在某個時間點剛好碰在一起。百多年前的金湖水災,奪走了近萬條人命是一例,而民國93年的敏督利颱風也是一例。

張清輝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張清輝,本名啟,字清輝,一字志成,雲林縣水林鄉人。生於大正9年(1920),歿於民國79年(1990)。張清輝幼從口湖宿儒李西端、水林鄉黃篆兩夫子同遊,研讀國學,頗有心得。18歲即入鄉勵吟社,25歲入民聲吟社,亦加入石社等,30歲曾自組潮聲吟社,後又入麗澤吟社。日治時期曾於私塾講授漢文,戰後則於水林鄉公所任職,後再調任嘉義市政府,直到民國73年退休。

黃篆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黃篆,字瘦峰,又字天篆,以字行。生於明治34年(1901),歿於民國63年(1973)。黃篆自幼即入北港宿儒李西端帳下習漢文,精熟詩文。待其藝成,便在尖山、蕃薯厝等地教授漢文,於日治時期為保存漢學而努力不輟。昭和8年(1933)元旦時,和曾人杰、邱水謨等人共組鄉勵吟社,為鄉勵七子之一。不過他在創立鄉勵吟社前,曾加入過麗澤吟社,並與岱江吟社林友笛、汾津吟社洪大川等人相善、時相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