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咖啡

古坑手工竹藝品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自民國50年代後,古坑地區的農作走向另一波的經濟作物化,原本在日本遍植於荷包山的咖啡在戰後被農民移除改種其他農作物,但隨著咖啡工廠的設立以及經濟農場的推動,咖啡樹種植又慢慢回到古坑荷包山上。但與此同時,農復會也推動竹筍在古坑地區的種植,尤其是麻竹筍成為古坑重要的經濟作物,當時的麻竹筍收成後主要交由罐頭工廠外銷。

咖啡廳與特種行業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雲林縣政府在不久前出版一本咖啡專書,書名為「咖啡在雲端」,由劉志偉執筆。劉志偉以「鬼王」為筆名,經營以農業議題為主的粉絲專頁「文青別鬼扯」,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咖啡在雲端一書的筆觸輕鬆,快意,很適合在溫煦的陽光下閱讀。書中有一段談到咖啡的「黑」歷史,見不得光的部分,對年輕人來說很難想像,咖啡廳怎麼會是「特種行業」。

古坑咖啡與戰後法令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民國63年台灣省府發佈一紙命令「台灣省各縣市酒家酒吧特種咖啡茶室等級區分標準表」,並在民國70年林洋港任台灣省主席時修正,該命令的母法是依據台灣省特定營業管理規則所制頒,當時將有女侍的酒家、酒吧、特種咖啡、茶室等都列為「情色場所」。

經濟農場工作報告書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此份文件是民國37年台南縣經濟農場年度工作報告書的一部分內容,當時雲林尚未設縣,所以雲林地區的經濟農場仍隸屬於台南縣,這可從文件中採集地點分別是大埔工作站、崁頭厝工作站、大埔工作站荷包山、十字崗工作站等地可知,這些工作站存於現今雲林縣古坑鄉境內。

巡視吳蜞坪咖啡園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張照片是林炳蒼任職於崁頭厝工作站時,督導吳蜞坪的咖啡造林所留下的。照片雖然因為年代久遠,不太清楚,不過仔細看的話,仍可由植物的葉子分辨出咖啡樹,而且這些咖啡樹的樹齡並不大,都是剛栽種沒多久而已。

雲林縣經濟農場咖啡工廠烘豆機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部一次可烘200磅咖啡豆的巨無霸烘豆機即使在今天來看,仍是相當壯觀。一般小型咖啡業者用的烘豆機都在4公斤以下,而連鎖咖啡業者專業用等級就比較廣,從1、20到7、80公斤都有,但是這部在半世紀以前引進到雲林的烘豆機在當時則可烘到90公斤,而斗六的咖啡工廠則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咖啡加工廠。

咖啡老兵黎維槍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照片中深邃的五官,帥氣的臉龐,30歲剛出頭,負責咖啡工廠的建置,一直到老死都還在研究與探索台灣第一次引進咖啡種植的時間點,說他是將一生都獻給台灣咖啡的人,一點也不為過,他是黎維槍,當時職稱是技正,引進雲林咖啡工廠的人。

黃耕子與圖南株式會社「常夫」聘書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上一張聘書是在昭和15年(1940)11月16日發的,而這張則是在昭和16年(1941)12月1日,兩張大同小異,不過這一張比較有價值,調薪2圓,從23圓增加為25圓。當事人是黃耕子,早在被聘為常夫前就在圖南株式會社工作,當時領的事日薪,而有這張聘書之後變成是領月俸。當時一個工作站就只有一個可以領月俸,也就是「常夫」的他,以現在職稱來說就是領班,差不多已經是當時教員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