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

虎尾寺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在虎尾有一座原汁原味的日本寺院-虎尾寺,原稱曹洞宗虎尾布教所,約設立於大正3年(1917)。初期設於大日本製糖廠宿舍區內,歷任布教師有原田泰能、松下威雲、渡邊靈淳、坪井朴龍、西方透聞、館寺正龍等。

斗南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倉庫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近年來,雲林縣政府將斗南車站北側站後興建的廢棄倉庫打造成他里霧文化園區,提供國人假日休閒旅遊的好去處,但鮮有人知,在車站南側仍擁有兩棟日治時期所興建的紅磚倉庫,外牆上隱約可見「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倉庫」等字樣。日治時期所出版的「寫真帖─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一書,有收錄這兩棟倉庫的照片,名稱為「台灣工場他里霧倉庫」。

2015虎尾糖都產業文化季-五大經典照片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五大經典照片是從眾多有關台灣糖業發展的記錄照片中特別精選五張照片,作為代表雲林糖 業發展最為重要與特殊之處。五張照片分別為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台灣支社虎尾製糖所全景、 台灣工場虎尾溪橋樑、日治時代的虎尾工場和火車、台糖五分車、雲林虎尾鎮活動街景等。 這五張照片無一不是刻劃當時的生活與生產記錄。

2015虎尾糖都產業文化季-再現糖業風華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2015 虎尾糖都產業文化季活動中以老照片再現糖業風華,這些老照片都是當時大日本製糖株 式會社在雲林縣境內興建糖廠或營運時期的影像記錄。照片內容包括虎尾糖廠的辦公處所、 宿舍、員工生活起居照、糖廠的鳥瞰照、製糖設備、火車、火車頭、五分車、集蔗場、虎尾 鐵橋、虎尾街道、平交道、工人搬運甘蔗、搾糖過程以及藤山雷太等等,每一張照片訴說著 一個故事,而整個記錄串成一個共同的生命記憶。

虎尾糖業文化節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以雲林鄉鎮市特有文化或產業所舉辦的祭典活動許多,且都具備特殊性,如國際偶戲節、五 湖四海宴等。另一項可以代表虎尾歷史發展則是糖都文化藝術季。如果說有糖業始有虎尾, 也不為過。百年前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虎尾設立製糖工場,帶動虎尾造鎮,直到今日雖然 糖業已經不再算是台灣重要產業,但糖廠依舊是虎尾的共同記憶。虎尾糖廠是目前台灣唯二 尚在生產製糖,更是全台唯一採用糖業鐵道五分車載運甘蔗原料之糖廠。

時穗展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時穗展活動係以國家文化記憶庫資料運用與再製為目的所設計的一個展覽。展覽的元素有三 樣,分別是嘉南大圳、米、糖。簡言之就是嘉南大圳興建後的水系以及對農業的影響。在嘉 南大圳水系方面以流經雲林全域的濁水幹線以及斗六幹線為主軸,說明其所形成的水資源文 化地景,以及嗣後對農業,尤其是「米」和「糖」的影響,最終如何造就雲林的產業發產。

虎尾集善堂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虎尾鎮光復路廉使公園對面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有應公廟,廟名為集善堂,當地人稱萬壽公或廟仔公。萬壽公的由來可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日本人預定於虎尾大崙腳沙丘的位置設立虎尾公學校(虎尾國小前身),在剷除沙丘的過程中,陸續挖掘到許多無主的遺骸,為了妥善安置這些無名的先人,便由虎尾庄役場、大日本製糖會社等單位和地方仕紳籌募資金發起興建集善堂,至今廟內仍保存昭和4年(1929)的「集善堂建築獻納金芳名碑」。

麥寮沙崙後農場辦公廳舍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麥寮有座木結構雨淋板式建築,約略興建於大正年間,最初是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虎尾製糖所設立於當時虎尾郡崙背庄「沙崙後農場」,作為辦公人員洽公或休息居住的地方,但最主要功能仍是處理相關大小雜務。 歷經百年歲月不但與當時崙背庄轄境麥寮、沙崙後原料區等鄰近農場相關,也牽涉到麥寮退職官員土地糾紛事件,當時衝突最嚴重的地區正是這個地方。

虎尾日東商船組辦公廳舍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虎尾鎮的發展可說與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緊密關聯,尤其在明治43年(1910)五間厝製糖工場貨物課設立「貨物掛」之後,更吸引許多臺灣和日本的資本家來此成立運輸商社的支店。除「日本通運株式會社」之外,最知名的莫過於位在當今虎尾鎮中山路5~7號間的「株式會社日東商船組」。株式會社日東商船組是專做貨運的商船公司,創辦人為大坪與一,明治29年(1896)來臺投資,主要以打狗市街為根據地,創立諸多事業。

臺糖公司雲嘉區處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人們熟知的虎尾糖廠總廠,前身是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臺灣支社虎尾製糖所,是現代虎尾興盛發展的源頭,說虎尾是因為製糖工場而興起也不為過。創建於明治39年(1906)的虎尾製糖所,製糖產量居全臺之冠,尤其酒精工場更是號稱「東洋第一」,尤其在二次大戰期間,虎尾製糖工場所出產的酒精對戰爭更有舉足輕重地位。虎尾有「糖都」的美譽,糖業替虎尾帶來50年的繁華。倘若沒有糖廠的存在,虎尾什麼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