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龍門書院

斗六龍門書院學田古文書杜賣盡根田契字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本件古文書為同治12年(1873)所訂立的杜賣盡根田契,立契人為學田庄人陳何氏仝嗣男陳雲雨二人所立,因乏銀別創(缺錢使用)便將伯父遺下鬮分的水田一甲一分地,透過族叔陳丁有的介紹,賣給同庄的族親林吉輝,出售金額為價銀3百60大員、庫平銀2百52兩,該契約批明(附加說明),交付給買主有杜賣盡根田契字一張及上手印契連同司單一張(完稅證明)。

斗六龍門書院古文書立杜賣盡根契字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本件古文書為光緒7年(1881)12月所訂立的杜賣盡根契字,立契人為虎尾溪庒人(今斗六市虎溪里)張長發、張敬修、張長明等三人,因乏銀別創(缺錢使用),而將繼承祖父而來,座落於望高藔埤仔腳的一甲八分地水田透過張克成、魏本晉、賴巽為從中介紹,賣給斗山(斗六雅稱)龍門書院首事林維宜。

斗六龍門書院古文書立轉典田契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本件古文書為道光17年(1837)7月所訂立的轉典田契,立契人為斗六蓮花埤庄人賴森林,因乏銀費用(缺錢使用),而將柴理社番人潘烏土、潘沙輪所典當的土地,以價銀五十元再轉典給龍門書院(文祠)首事張肇基,並聲明若賴森林前來取贖,對方不得刁難,如無金錢來贖,則土地仍歸龍門書院掌管,招佃收租。

斗六受天宮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斗六是雲林縣主要的行政與商貿中心,也是通往南投竹山、斗南、古坑的要道。在清代與日本時代稱太平老街為「斗六大街」,自古就有「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之俗諺。「街頭媽祖間」就是供奉天上聖母的「受天宮」,「街尾觀音亭」就是奉祀觀音菩薩的永福寺。

斗六圓環早期風貌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斗六圓環位於斗六車站附近,為太平路、中山路、文化路、鎮北路、建興街、愛國街六路交會口,是市區內重要的地標。此處原本是清代的斗六門媽祖廟受天宮和龍門書院,皇民化運動時期,日本人拆毀廟宇和書院,在此闢建圓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