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雲林縣

箔子寮漁港船運發展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箔子寮漁港除了作為漁業發展的重要場所之外,更是雲林縣與澎湖縣間,一段曾經美好連結的過去。早在清領時期,雲林與澎湖之間的船隻便已往來不斷,但後因逐漸淤積而終止,不過兩地縣府始終都有再次通航的意願。在箔子寮漁港正式啟用之前,還有台西港是口岸的競爭對手,雙方皆積極踴躍。

雲林縣早期道路路況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張照片看似一群人在玩拔河,不過真實的情況則是公共汽車陷入泥濘的水坑,車輪打滑,動彈不得,乘客只好下車一起抓起繩子,來幫汽車脫困。從照片中可以看到道路的狀況並不太好,公車備有繩索,顯得司機對於這種情況也是蠻有處理的經驗。

林恆生政治教育精神講話致詞稿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雖然這是一份政治教育精神講話的致詞稿,不過縣長林恆生對當時雲林發展困境指出關鍵性問題,他認為雲林縣財源不足是因為工商業太落後。而當時雲林縣的財政有多拮据?根據他在這份致詞稿中的資料,民國68年度雲林縣的總預算約18億,但歲入僅有4億多,超過四分之三的經費需要上級補助,而69年度財政預決算情況相近。這表示雲林縣的縣政規劃高度仰賴省府,也造成一種施政的不確定性。

穀亭畚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種穀倉在現代已經不常見了,不過在過去的農業社會中則是相當重要的儲物設施,通常除了儲存稻穀之外,也會儲放雜作作物,如花生。這張在民國60幾年拍攝所留下來的穀亭畚相當珍貴,雖然無法看到整個穀倉的原貌,但卻可從照片中看到穀亭笨製作的細節。

縣議員候選人與選舉看板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選舉是一門學問,尤其在民國60幾年既沒有網路,而電視和電台又被控制壟斷的情況下,想要參選的候選人除了勤走鄉里,盡量讓人認識之外,還需要有地方人際組織網絡的支持。像是水利會、農會就是相當重要的組織,沒有組織的奧援,一般參選人要當選是很難想像的。這樣的印象從過去到現在依舊存留於一般人的腦海中,因此這類團體常在選舉時成為各方角逐拉攏的對象,依賴他們組織動員的能力。

陳世烈 化及蠻貊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清光緒13年(1887)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在與閩浙總督楊昌濬討論後,覺得嘉義和彰化兩縣所管轄之範圍過廣,適合在中間多加一個縣,於是,雲林縣便誕生了,當時雲林縣治設在今天的竹山雲林坪,故得名雲林。

斗南鎮教保研習會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照片是辦理全縣性的教保研習會,辦理的地點在斗南,從照片中看起來參與的人不少,且從參與者的衣著來看,站立於活動說明立牌旁的男士皆著西裝領帶,可見這場活動相當重要,也被人所重視。文中的兩張照片是在同一個地方,仔細看照片可以發現,當時女士們流行著喇叭褲,髮型也差不多一致。小孩子在玩的遊樂設施轉圈圈年齡層在40歲以上的人,應該都還有記憶和經驗,當時每個小學幾乎都有一座這樣的設施。

古坑蔴竹產業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古坑鄉民依靠著少量耕地以及4000公頃山坡地,並租用經濟農場代管林地、糖廠地、國有休耕地來維持生計,生活十分困苦。國民政府來台後,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但該項政策並沒有延伸至山坡地與「耕者有其山」的政策,使鄉民們十分不滿,生活無以為繼。民國49年(1960)國民黨中央黨部婦工會主任委員錢劍秋女士前往草嶺山區考察接受陳情建議,政府嗣後實地勘查測量,居民生活稍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