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福天宮

福天宮與韋恩颱風賑災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福天宮主祀金府千歲,據傳是林三旦的祖先從祖籍地福建漳州潭普縣攜帶來臺,原本是在家奉祭,後來因為靈驗,而有村民發願蓋廟奉祀。照片中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廟前擺了許多紙箱,都是食品乾糧之類,地上還有兩堆的飲料,都是楊桃造型,年紀大一點的人大概都喝過,整個看起來就像是有廟會活動一般。

早期西螺福天宮放電影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想看電影?現在只要打開有線電視,就有10多個中外電影頻道任君挑選,另外也可以買票進戲院,或者最便利的方式-用手機看隨選影片,但最讓5、6、7年級生懷念的可能是在廟口看免費的露天電影院吧!

那時,在神明誕辰時,只要一張紅塑膠椅,一幕布簾,一台35釐米膠捲放映機,露天電影院就可以開始了(俗稱放電影),通常在廟口還會有香腸攤、燒酒螺可以買,一邊看,一邊吃,想看就看,想走就走。

西螺市場中元普度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雲林西螺是濁水溪下游沖積埔地,土壤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機質,適合種植蔬菜稻米,西螺米的又香又Q,西螺菜名聲透台北城。曾聽說:「西螺市場一天不運作,台北人就沒有青菜吃。」這樣一個講法未免誇張,卻點出了西螺果菜市場的重要地位。

莿桐福天宮廟名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莿桐孩沙里福天宮原名進興宮,主祀徐府千歲及天上聖母三媽,初建竹壇於道光年間,昭和丁卯(1927)年由保正陳懷發發起募金,在原地改建成磚瓦木造結構。民國43年(1954),經村長鄭清來與陳懷發先生再度發起重建,重建過程有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傳說,當時募金一切順利,突然神明降駕指示,重建宮廟改名為「福天宮」,但仍保留昭和年間「進興宮」的廟名匾,並懸掛於三川殿之上。

西螺社口福天宮以孝化民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雲林西螺鎮社口福天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俗稱「社口媽」。社口地名標示著早年這裡曾是平埔族西螺社的傳統生活領域,到了道光14年(1834),文獻上已出現「社口庄」庄名,顯見漢人已然成為本地的優勢族群。相傳福天宮建廟於乾隆年間,當時有本地商人前往朴子貿易,見樸仔腳聖母靈異昭著,遂乞求香火回庄供奉,職是之故,社口庄信徒歷來均赴朴子配天宮謁祖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