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粧佛

粧佛用具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這張照片攝於神山堂街角藝術館,時間是在2020年9月5日,牆上掛著的刀具是北港人稱為「洲師」的粧佛工藝師陳明洲粧佛的工具。陳明洲在15歲時隻身到萬華拜福州派藝師陳盛誥及陳雲為師,學習木雕粧佛,2013年榮獲雲林縣傳統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類「妝佛」保存者,2015年獲台中市「第九屆大墩工藝師」。

粧佛開斧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曾獲雲林縣傳統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類「妝佛」保存者以及「大墩工藝師」頭銜的陳明洲特別重視粧佛程序中的「開斧」。開斧是雕刻神佛像重要的科儀之一,有人認為,為了雕刻神佛像所選擇的木頭往往都是百千年以上,所以木頭上面寄宿著神靈,因此要恭拜神靈,淨化神斧,並且畫符貼於預備雕刻之神木上,上香請神開斧,才能進行雕刻,以求雕刻順遂。

粧佛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粧佛」或作「妝佛」,「粧」指妝點、裝飾工藝,「佛」則泛指儒、釋、道三教的神尊。因此粧佛顧名思義就是裝飾佛神像的工藝。粧佛起源於魏晉南北朝,後來經福建傳入台灣,主分為泉州派、福州派及漳州派。今日在鹿港、雲林、臺南等地仍有少數師傅傳承這項技藝。一般說來,泉州派通常會將神像與座椅分開雕刻,擅長以漆線盤繞突顯服飾紋路立體感。而福州派則是雕刻整塊木材,慣以粉線表達衣服紋路。

粉線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粧佛的製作工序中有一道是立體裝飾,通常是以漆線雕或粉線雕的方式,兩種技藝雖然都是運用在粧佛上,但是卻不盡相同。粉線是由粉線土製成,而粉線雕是將粉線土裝入粉線管中,然後擠出附著在神像上,透過線條的粗細創造出層次感,而這樣的工藝技術完全靠著雙手的穩定度以及持久的專注力。對於粧佛工藝師來說,粉線雕除了技巧之外,也需要了解神明身上的穿戴以及合適的圖騰,才開始構思在神像上的創作。

陳明洲粧佛技藝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神像雕刻,不僅是台灣民間流傳時間最長、生命延續最久的一項古老傳統手藝,同時也是保存較為完整的一項民間藝術。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造就神像雕刻行業格外蓬勃興盛,其中,陳明洲師傅為北港地區粧佛工藝的翹首之一,其師承台北福州派的陳盛誥師傅,16歲拜師,19歲出師,30餘年來創作不輟。

林忠輝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聖藝神佛雕刻舖是林忠輝在當兵退伍後創業開立。林忠輝師承丁金皮,為許炳錥一派,源自於泉州派的工藝。許炳錥在彰化頗負盛名。民國45年時任彰化縣長的陳錫卿,他以勝地名山當有神佛靈蹟,始能相得益彰。於是發起建造東亞最大佛像於八卦山巔,而當時負責設計建造及塑像有兩人,其中的一人即為許炳錥。許炳錥傳承於弟子丁金皮,而林忠輝則在16歲拜丁金皮為師,開啟一段粧佛工藝師之路。

陳明洲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陳明洲,雲林北港人,從事粧佛雕作行業近40年。自幼即對繪畫有極大興趣,在幫忙家裡務農之餘皆會到處畫畫,也常利用燒火的樹枝來雕刻布袋戲偶自娛。

陳明洲作品-文衡聖帝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喜讀「春秋」,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以忠事主、以義友朋、以禮立身、以勇建功的價值觀,支配並貫穿關羽卓然於世的生平實踐。因此,關羽雖為武將,卻也是五文昌之一,並被尊稱為「文衡聖帝」,或尊稱為「山西夫子」,抑或尊稱祂為亞聖或亞賢。民間有不少主祭關聖帝君的廟宇,也是宮廟內壁畫、剪黏、彩繪經常會採用的人物。

林朝金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林千翔,崙背「信興神佛雕刻」負責人,傳承自父親林朝金,並且秉持著每一尊神像從選木材開始到最後的開光,17道程序均親自執筆操刀,也就是世稱的粧佛工藝師。不過這裡不是要談林千翔,而是他的父親林朝金。根據粧佛師張闇一脈第七代傳人林千翔先生的描述,粧佛工藝師張闇於清末帶著孫女從大陸泉州到台灣現今之雲林麥寮落腳,並招贅丁亞為第二代傳人,因此又稱又稱闇師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