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置湖山巖祀業碑記
〈捐置湖山巖祀業碑記〉與〈募建湖山巖碑記〉一同放置在湖山寺。兩塊石碑因年代久遠且沒有多加防護,風化侵蝕嚴重,碑文內文不易辨識。〈募建湖山巖碑記〉跟神蹟有關,該碑記記載康熙60年朱一貴之亂,百姓逃到山中,並由林克明接納安置。後來林克明見觀音菩薩降世庇護百姓,因此在亂平之後捐地蓋廟,而有今日湖山岩。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捐置湖山巖祀業碑記〉與〈募建湖山巖碑記〉一同放置在湖山寺。兩塊石碑因年代久遠且沒有多加防護,風化侵蝕嚴重,碑文內文不易辨識。〈募建湖山巖碑記〉跟神蹟有關,該碑記記載康熙60年朱一貴之亂,百姓逃到山中,並由林克明接納安置。後來林克明見觀音菩薩降世庇護百姓,因此在亂平之後捐地蓋廟,而有今日湖山岩。
在今斗六市東方約莫八公里處,有一所名山谷剎,茂林修竹、古木參天,其所奉祀的主神為觀音菩薩。此古剎創建於康熙60年間,已經將近300年左右的歷史,此名剎即為湖山寺。湖山寺,建築相當雄偉,腹地廣大,有一尊全國最大的玉佛,是幾十年前泰國淨王所贈送,安座於寺廟內的大雄寶殿。而縣府在過往開發過程中,亦將其寺廟整體闢建為公園,並名列斗六市八景之一。
斗六湖山岩大佛寺重建完成,舉行落成大典暨護國息災祈安大會,中國佛教會理事長白聖法師主持。此為宗教界的大事,尤其當時泰國佛教界曾為此重建餽贈一尊泰國玉佛像已予湖山岩大佛寺。不過關於這尊玉佛像有個傳說。泰國皇后做了一個夢,來到一個地方,夢醒之後她就對著師父普淨上師描述夢中所見之景。普淨上師聽完後覺得皇后所說之地很像是湖山岩,因此就告知皇后有關湖山寺的種種。
與湖山岩相關最早的歷史資料應屬清朝嘉慶13年(1808)的募建湖山巖碑記。這是湖山岩相關史料裡面最久遠的,亦相當珍貴。從碑文開頭記載:「念我湖山岩佛祖鑒觀有赫,時常顯身。康熙60年(1722),草寇作亂,民生塗炭,男、婦、老、幼、大眾逃入山林,如見有白衣婦女巡視,眾知佛祖救苦。爰是,求筶下愿,意獲全安。
斗六海豐崙(今八德里)福德祠內,除了奉祀本庄土地公之外,尚供奉了一座年代久遠的神明牌位,上書「皇恩開基祖林太尉公祿位」、「五房永遠仝奉祀」。牌位上的林太尉公和當地的林氏家族有著密切的關係,康熙年間其祖先林克明自福建漳州詔安縣林家巷渡海來斗六及林內一帶開墾土地,並帶來了故鄉的林太尉公信仰。
林克明,字用賓,福建詔安林家巷人,康熙15年生,家貧輟學,生活簡樸,於康熙52、53年間,決定東渡拓荒,與薛應瑞、蔡麟、楊逞等人一起來台,擇地開墾。林克明於內林一帶(今梅林)建茅舍以居,為人克勤克儉,受到當地其他墾戶擁戴為墾首。等到規模稍具,於是攜帶妻小來台,共同開墾發展。 林克明未墾內林之前,內林一地為窮鄉僻壤、荒蕪之地,史書記載即使當地土著亦不太出入此地。
楊逞,字文麟,福建龍溪人,在康熙末年間,與翁應瑞、林克明、蔡麟等人渡海來台;從安平登陸,再北上至今雲林東部丘陵一帶定居,擇地開墾。楊逞以九芎林、林內、內林一帶為中心,先後開墾達千餘甲,命名離九芎林二里的邱岡為楊逞山,人稱三公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