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雲林文獻

口湖瀉湖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雲林西部沿海從台西到口湖一帶,曾經形成一個南北長達30餘里的長方形大潟湖,由於狀似象鼻,所以初期來此開墾的先民將之稱為象鼻湖。此湖泊介於南自笨港溪(北港溪)口至北邊的虎尾溪(今之舊虎尾溪)之間,並被由南而北兩座相接的海上沙洲環抱,形成為天然屏障,又被稱作樹苓湖,做為當時笨港停靠船隻的港埠。

西螺地方傳說與特色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一個地區的與傳說與特色與地方著族群有著密切的關聯性,若要了解其傳說與之於地方的意義,必須先從其地理環境、歷史等基本資料開始說起。關於西螺地名眾說紛紜,較合理的說法有以下四種,一為平埔族稱呼音譯,漢人直接翻譯;二為西螺與東螺位置互相對稱所以得名;三為濁水溪的「濁」字與閩南語「螺」字相同而得名;四為因地形如螺並欲與北斗鎮區分而得名。

雲林縣采訪冊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光緒18年(1892)台北知府與淡水縣知府向當時的台灣巡撫邵友濂建議應該準備纂修「臺灣省通志」,於是邵友濂在6月27日設「福建臺灣通志總局」,任命官員之後,清末臺灣修志事業就此開始。因蒐集資料與編纂複雜問題使得進度緩慢,光緒20年時,雲林縣也沒有完成志書編纂,僅完成了採訪冊編纂,即「雲林縣采訪冊」。光緒21年(1895)5月統治權變更,使編纂好的稿本跟史料散逸,根據伊能嘉矩的紀錄,只能找到殘冊。

西螺捷發乾記茶莊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捷發乾記茶莊為許金所建造,許金本來在中國大陸經營茶葉生意,後來在道光13年(1833)4月來台發展,昭和5年(1930)建造捷發乾記茶莊,為西螺歷史最悠久的茶莊。許金去世後將原本三崁三進的建築分別給了大兒子、二兒子與小兒子,數年之後大兒子跟二兒子都賣掉,剩下小兒子許在興仍經營茶莊生意,但近二十年來東市場逐漸沒落,茶莊生意也一落千丈,許在興之後交給三兒子許文明繼承,後因轉行而結束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