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東市場

早期虎尾圓環街景

條目撰寫者 鍾芷羚

在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規劃道路時,一個個的圓環就這樣出現在行政區範圍內,這是因為當時政府將原有城門拆除,拆除的地方形成道路。除了拆除城門形成的道路以外,還有原本就有的主要道路,道路變得複雜,為了解決交通問題,便設置圓環方便通行。虎尾市區的圓環興建年代則較晚,為國民政府來台之後才建立,在這之前是馬場。

清代西螺老街發展史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乾隆7年(1742),在劉良壁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中首次出現西螺堡、西螺街之地名,表示在乾隆初期、鹿港建街完成前,西螺已有街市存在。乾隆11年(1746),范咸著「重修臺灣府志」中除原來的西螺堡、西螺街外,濁水溪畔的西螺渡口又出現苦苓腳渡、大崙腳渡、上渡頭渡三處,表示西螺在水陸交通上的重要性,不僅是河岸要津,也為產漁貨交易中心。當時西螺市街發展以延平路為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