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南鎮中正路63巷之中,有座不大起眼的橋樑。該座跨越義德埤水圳上方的橋樑,位在興建於昭和15年(1940)左右,當今中正路「蘇宅」的後方,上頭刻著「昭和橋記念」字樣。
在當地耆老指引下,穿梭新舊交錯的建築巷弄,來到蘇宅後方水渠道,望向不遠得以見到的昭和橋,橋體下方為水泥圓拱形,上方則是早年清代薄紅磚所砌成的圍欄。據當地耆老指出,橋下是「義德埤」水圳。
據出生於日治大正13年(1924)的耆老表示,該座位於蘇有正先生宅笫,跨越義德埤水圳的橋樑,早年是連結當今斗南中正路、義德路與石橋路之間交通往來相當重要的途徑。至於為何寫著「昭和橋記念」字樣,據聞是為了紀念日本裕仁皇太子登基,當時斗南街境內仕紳,遂將此座橋樑命名,以茲紀念的緣故。
時間分期
詮釋資料
摘要
<p>斗南鎮中正路63巷之中,有座不大起眼的橋樑。該座跨越義德埤水圳上方的橋樑,位在興建於昭和15年(1940)左右,當今中正路「蘇宅」的後方,上頭刻著「昭和橋記念」字樣。</p><p>在當地耆老指引下,穿梭新舊交錯的建築巷弄,來到蘇宅後方水渠道,望向不遠得以見到的昭和橋,橋體下方為水泥圓拱形,上方則是早年清代薄紅磚所砌成的圍欄。據當地耆老指出,橋下是「義德埤」水圳。</p><p>據出生於日治大正13年(1924)的耆老表示,該座位於蘇有正先生宅笫,跨越義德埤水圳的橋樑,早年是連結當今斗南中正路、義德路與石橋路之間交通往來相當重要的途徑。至於為何寫著「昭和橋記念」字樣,據聞是為了紀念日本裕仁皇太子登基,當時斗南街境內仕紳,遂將此座橋樑命名,以茲紀念的緣故。</p>
是否開放
否
免費入場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