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船頭埔大礐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船頭埔大礐

船頭埔大礐,由大同路往樹腳里西行,與巨人中學為鄰。在日治大正年間,北港街役場在此建有約百坪、從地下至地面高約五公尺鋼筋混凝土的船頭埔大礐。其分成八坑,街役場將街內收集來糞尿水肥存放於此,然後出售給農民施用。

民國40、50年代,公所派一位身材瘦小李先生,外號「老鼠仔安」,在此「船頭埔大礐」負責管理販售水肥。聽說這個職缺真是個名符其實的「肥缺」。然而從民國60年起,沖水式化糞池已漸普遍,加上農民大量使用化肥,水肥也就無肥可舀了!大約在民國六十年代末公所已無出來舀肥,而「船頭埔大礐」也就任其荒廢,只好走入歷史。

船頭埔大礐因位在樹腳里船頭埔地方,故北港也有人稱之為樹仔腳大礐。便所在台灣是新名詞。在日治大正年間,日政府為推動居家及社區環境衛生,減少疫情發生,開始沒收百姓尿桶、糞桶焚毀,逼百姓興建廁所。當時便所是出糞式,地底斜放一個中型水缸(陶甕),甕口對便口也要兼顧向外,便於日後舀肥工人工作。因此以往住家便所大多建在靠馬路右角,這樣可避免舀肥,擔肥需進入家中而弄髒室內,臭氣久久不散,有時家人外出也不方便舀。知道此因,為什麼早期暗街仔(安和街)住家廁所都是臨馬路而建,也就不足為奇了!

摘要
<p>船頭埔大礐,由大同路往樹腳里西行,與巨人中學為鄰。在日治大正年間,北港街役場在此建有約百坪、從地下至地面高約五公尺鋼筋混凝土的船頭埔大礐。其分成八坑,街役場將街內收集來糞尿水肥存放於此,然後出售給農民施用。</p><p>民國40、50年代,公所派一位身材瘦小李先生,外號「老鼠仔安」,在此「船頭埔大礐」負責管理販售水肥。聽說這個職缺真是個名符其實的「肥缺」。然而從民國60年起,沖水式化糞池已漸普遍,加上農民大量使用化肥,水肥也就無肥可舀了!大約在民國六十年代末公所已無出來舀肥,而「船頭埔大礐」也就任其荒廢,只好走入歷史。</p><p>船頭埔大礐因位在樹腳里船頭埔地方,故北港也有人稱之為樹仔腳大礐。便所在台灣是新名詞。在日治大正年間,日政府為推動居家及社區環境衛生,減少疫情發生,開始沒收百姓尿桶、糞桶焚毀,逼百姓興建廁所。當時便所是出糞式,地底斜放一個中型水缸(陶甕),甕口對便口也要兼顧向外,便於日後舀肥工人工作。因此以往住家便所大多建在靠馬路右角,這樣可避免舀肥,擔肥需進入家中而弄髒室內,臭氣久久不散,有時家人外出也不方便舀。知道此因,為什麼早期暗街仔(安和街)住家廁所都是臨馬路而建,也就不足為奇了!</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