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斗六戲院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斗六戲院

雲林縣境內最早興設的劇場,極有可能為設於斗六街的斗六戲園。根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大正 10 年(1921)2月4日當日的報導提到,斗六戲園近日內將告竣工,並訂於新年期間聘請「支那劇團」作為開幕演出。這座斗六戲園應即是其他日文新聞報導中所說明的斗六座,該劇場位在今日的斗六圓環一帶。日治時期的大正、昭和年間,經常有傳統戲劇與新劇的演出。 當時的斗六座的座位規模至少在600位以上,根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大正 15年(1926)1月23日的報紙內容指出,當時斗六信用組合於斗六座舉行第十二回總會,室內總共容納了600名出席者。然而,昭和8年(1933)時,斗六座建築已太老舊成為危險家屋。同年4月19日,由斗六郡警察課召集斗六座戲園各股東會商改築事宜,改築修費大約二萬圓,改築工程決定於昭和8年(1933)10月動工,當時並決定改築後的劇場座名定為新世界。世界座於1945年之後在原址持續經營戲院事業,但名稱則陸續改為世界戲院、大觀戲院等。不敵電影事業的蕭條,在20餘年前被拆除,並轉售土地。目前圓環邊太信大飯店即為當初世界座的原址。

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
摘要
雲林縣境內最早興設的劇場,極有可能為設於斗六街的斗六戲園。根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大正 10 年(1921)2月4日當日的報導提到,斗六戲園近日內將告竣工,並訂於新年期間聘請「支那劇團」作為開幕演出。這座斗六戲園應即是其他日文新聞報導中所說明的斗六座,該劇場位在今日的斗六圓環一帶。日治時期的大正、昭和年間,經常有傳統戲劇與新劇的演出。 當時的斗六座的座位規模至少在600位以上,根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大正 15年(1926)1月23日的報紙內容指出,當時斗六信用組合於斗六座舉行第十二回總會,室內總共容納了600名出席者。然而,昭和8年(1933)時,斗六座建築已太老舊成為危險家屋。同年4月19日,由斗六郡警察課召集斗六座戲園各股東會商改築事宜,改築修費大約二萬圓,改築工程決定於昭和8年(1933)10月動工,當時並決定改築後的劇場座名定為新世界。世界座於1945年之後在原址持續經營戲院事業,但名稱則陸續改為世界戲院、大觀戲院等。不敵電影事業的蕭條,在20餘年前被拆除,並轉售土地。目前圓環邊太信大飯店即為當初世界座的原址。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