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粧佛派別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粧佛是傳統神佛像雕刻的一種技藝,其中結合了木雕與漆藝,甚至還包含道教科儀;專業的雕刻工匠則稱粧佛師。這種技藝在傳統上大多都是藉由父親教授兒子或其他男性晚輩的方式進行傳承。其製作過程相當隱密而嚴格;從一開始的開斧到完成後的開光點眼,每個階段都須遵守既定的規範,並適時舉行宗教儀式。 粧佛工藝大約可分為三種派別;泉州派注重神像整體的布局,神像架勢以沉穩優雅著稱,比例敦厚,重視 姿態的自然流暢,喜以細膩內斂的方式來表現溫文儒雅之神韻,皮面有褙雞毛紙,早期喜用漆線。福州派神像相對於泉州派以較寫實的手法來表現,神像整體比例較為修長,衣飾飛揚立體,注重線條的刻劃,喜以誇張的姿態與線條來表現神威,神明眼睛喜用活眼(玻璃)讓其炯炯有神,皮面喜用粉線,尤擅凶相的王爺體。閣派則是在民國60年後才興起,粧佛風格早期先以模仿泉州派風格為主,並吸取其兩派之優點,採折衷方式再自創一格走出自己的路。

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
摘要
粧佛是傳統神佛像雕刻的一種技藝,其中結合了木雕與漆藝,甚至還包含道教科儀;專業的雕刻工匠則稱粧佛師。這種技藝在傳統上大多都是藉由父親教授兒子或其他男性晚輩的方式進行傳承。其製作過程相當隱密而嚴格;從一開始的開斧到完成後的開光點眼,每個階段都須遵守既定的規範,並適時舉行宗教儀式。 粧佛工藝大約可分為三種派別;泉州派注重神像整體的布局,神像架勢以沉穩優雅著稱,比例敦厚,重視 姿態的自然流暢,喜以細膩內斂的方式來表現溫文儒雅之神韻,皮面有褙雞毛紙,早期喜用漆線。福州派神像相對於泉州派以較寫實的手法來表現,神像整體比例較為修長,衣飾飛揚立體,注重線條的刻劃,喜以誇張的姿態與線條來表現神威,神明眼睛喜用活眼(玻璃)讓其炯炯有神,皮面喜用粉線,尤擅凶相的王爺體。閣派則是在民國60年後才興起,粧佛風格早期先以模仿泉州派風格為主,並吸取其兩派之優點,採折衷方式再自創一格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