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北港陳氏望族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乾隆24年(1759),陳氏開台祖陳順直從福建安溪后埔應笨港縣丞之聘,捧「聖諭牌」來到笨港頂菜園處建南壇宣講聖諭。聖諭牌後書有「己卯陳順直敬筆」,陳氏子孫目前仍保存聖諭牌,以及〈康熙聖諭十六條〉木刻本。據「嘉義管內采訪冊」記載:「南壇水月庵,在新南港之西端,崇奉觀音佛祖,乾隆辛亥年十月紳民公建。」陳順直到北部宣講,不幸病逝於景美。其子陳管、孫陳嘉清、曾孫陳鐘智克紹箕裘,亦於南壇宣講聖諭,分別受清廷褒封為「宣德郎」、「承德郎」並例授州同銜之職。 陳家第三代陳嘉清經營布商德發號,並常主持地方廟宇相關的捐善活動,與地方仕紳互動頻繁。貢生蔡慶宗在北港街捐巨資興建文昌廟,奉祀文昌帝君,廟內並設有社學聚奎社,為同社諸生會文講課之所。光緒元年(1875),貢生陳纓宏等勸捐重修,光緒13年(1887),里紳蔡慶元等集捐興築垣墻數十丈。因此,南壇水月庵存有一「笨港聚奎閣先賢神位」。 陳家學習音樂的起源要從第六世的陳世南說起,陳世南參加北港的音樂子弟團「集英社」,是演奏二胡的高手,還會簫、笛、琴等樂器。第七代陳家湖與北港樂團有相當大的淵源,第八代陳哲正則創立北港愛樂協會,第九代陳學孟則曾擔任過「北港國際音樂文化藝術節」的藝術總監。

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
摘要
乾隆24年(1759),陳氏開台祖陳順直從福建安溪后埔應笨港縣丞之聘,捧「聖諭牌」來到笨港頂菜園處建南壇宣講聖諭。聖諭牌後書有「己卯陳順直敬筆」,陳氏子孫目前仍保存聖諭牌,以及〈康熙聖諭十六條〉木刻本。據「嘉義管內采訪冊」記載:「南壇水月庵,在新南港之西端,崇奉觀音佛祖,乾隆辛亥年十月紳民公建。」陳順直到北部宣講,不幸病逝於景美。其子陳管、孫陳嘉清、曾孫陳鐘智克紹箕裘,亦於南壇宣講聖諭,分別受清廷褒封為「宣德郎」、「承德郎」並例授州同銜之職。 陳家第三代陳嘉清經營布商德發號,並常主持地方廟宇相關的捐善活動,與地方仕紳互動頻繁。貢生蔡慶宗在北港街捐巨資興建文昌廟,奉祀文昌帝君,廟內並設有社學聚奎社,為同社諸生會文講課之所。光緒元年(1875),貢生陳纓宏等勸捐重修,光緒13年(1887),里紳蔡慶元等集捐興築垣墻數十丈。因此,南壇水月庵存有一「笨港聚奎閣先賢神位」。 陳家學習音樂的起源要從第六世的陳世南說起,陳世南參加北港的音樂子弟團「集英社」,是演奏二胡的高手,還會簫、笛、琴等樂器。第七代陳家湖與北港樂團有相當大的淵源,第八代陳哲正則創立北港愛樂協會,第九代陳學孟則曾擔任過「北港國際音樂文化藝術節」的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