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蚶仔寮與和真靖保護壇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蚶仔寮與和真靖保護壇

蚶仔寮舊港邊開基萬善祠是「口湖牽水狀」的發源地,每年的農曆六月初七、初八的道教拔度儀式,最早是由蔦松的黃善負責主壇,後來傳給梧南村的徒弟李教,李教再傳給次子李東芳。

李東芳道長的道壇名為「合真靖保護壇」,從他15、16歲的時候就已經跟隨其父親李教參與牽水狀科儀,而由其主壇的年份,斷斷續續也有三十多年的歷史,早年蚶仔寮和金湖兩地的牽水狀都是由「合真靖保護壇」承接,但金湖在民國90年左右便改由其他道士團負責。

「合真靖保護壇」傳承泉洲靈寶派道法,在六月初七、八日舉行「一朝宿啟」法事,學名為「度幽科」,俗稱「做功果」或「作師公」。所行科儀法事包括請爐起鼓,發表請神,放水燈,誦唸《度人經》、放赦、誦念《慈悲赦罪寶懺》、誦念《太上酆都岱獄寶懺》、《拔度功德道場科儀》、起狀,牽狀,淨筵普施,倒狀,謝壇、燒狀等。

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
時間分期
摘要
<p>蚶仔寮舊港邊開基萬善祠是「口湖牽水狀」的發源地,每年的農曆六月初七、初八的道教拔度儀式,最早是由蔦松的黃善負責主壇,後來傳給梧南村的徒弟李教,李教再傳給次子李東芳。</p><p>李東芳道長的道壇名為「合真靖保護壇」,從他15、16歲的時候就已經跟隨其父親李教參與牽水狀科儀,而由其主壇的年份,斷斷續續也有三十多年的歷史,早年蚶仔寮和金湖兩地的牽水狀都是由「合真靖保護壇」承接,但金湖在民國90年左右便改由其他道士團負責。</p><p>「合真靖保護壇」傳承泉洲靈寶派道法,在六月初七、八日舉行「一朝宿啟」法事,學名為「度幽科」,俗稱「做功果」或「作師公」。所行科儀法事包括請爐起鼓,發表請神,放水燈,誦唸《度人經》、放赦、誦念《慈悲赦罪寶懺》、誦念《太上酆都岱獄寶懺》、《拔度功德道場科儀》、起狀,牽狀,淨筵普施,倒狀,謝壇、燒狀等。</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