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元長蔥仔寮古安宮玄妙真寧匾額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元長蔥仔寮古安宮玄妙真寧匾額

山內村位於元長鄉東北邊,毗鄰褒忠鄉中民村,村子裡可分為南北兩個主要的聚落,分別是山仔內與較南邊的蔥仔寮,居民以李姓為大宗,祖先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十六都芙蓉鄉(現為梅山鎮)。

蔥仔寮地名的由來應與蔥的種植有關,目前仍有多人種蔥,聚落內的信仰中心為古安宮(原名星天壇),該廟的歷史可溯自明治29年(1896),當時有一位名叫吳太易的武師自嘉義角仔寮遷至東勢呂厝,再至蔥仔寮定居,並攜帶「開天仙人」神像,供奉於自宅。

吳太易教導村民武藝及編組各式陣頭,頗受人景仰,遂由眾人發起建立草廟「星天壇」,別名「仙人公廟」,供奉開天仙人、女媧娘娘、九天玄女,,並設立武館「寶義堂」。

現今廟內仍保存了昭和10年(1935)由星天壇從草廟改建為磚瓦廟落成時由眾弟子一同奉敬的「玄妙真寧」匾額,列名其上的有元長鄉紳李庚申、傅蔴、蔡連、李哉慶與台灣文學作家蔡秋桐等人。

國家文化記憶庫分類
摘要
<p>山內村位於元長鄉東北邊,毗鄰褒忠鄉中民村,村子裡可分為南北兩個主要的聚落,分別是山仔內與較南邊的蔥仔寮,居民以李姓為大宗,祖先來自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十六都芙蓉鄉(現為梅山鎮)。</p><p>蔥仔寮地名的由來應與蔥的種植有關,目前仍有多人種蔥,聚落內的信仰中心為古安宮(原名星天壇),該廟的歷史可溯自明治29年(1896),當時有一位名叫吳太易的武師自嘉義角仔寮遷至東勢呂厝,再至蔥仔寮定居,並攜帶「開天仙人」神像,供奉於自宅。</p><p>吳太易教導村民武藝及編組各式陣頭,頗受人景仰,遂由眾人發起建立草廟「星天壇」,別名「仙人公廟」,供奉開天仙人、女媧娘娘、九天玄女,,並設立武館「寶義堂」。</p><p>現今廟內仍保存了昭和10年(1935)由星天壇從草廟改建為磚瓦廟落成時由眾弟子一同奉敬的「玄妙真寧」匾額,列名其上的有元長鄉紳李庚申、傅蔴、蔡連、李哉慶與台灣文學作家蔡秋桐等人。</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