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古坑崁頭厝圳集水豎井

條目撰寫者 沈沐蒼
古坑崁頭厝圳集水豎井

崁頭厝圳水利設施的興建開通,根據「台灣省雲林農田水利會志」的記載,年代為明治43年(1901)5月,原先採用一般取水方法,取自大湖口溪。昭和5年(1930)施設固定堰堤,以灌溉附近單期作田380公頃。歷經三年後,河床為砂礫填高,進水口無法取水,故於昭和12年(1937)改設進水塔於溪流中心,並以暗渠通過溪底以銜接原有水路,在枯水季利用豐水期所蒐集雨水和逕流水所形成的潛流,增灌80公頃第一期作,而成兩期作田100公頃餘。

因此日治時期崁頭厝圳歷經兩次改建興築。其中一此將原先的壩堤式取水模式改為「豎井」的取水模式,在豐水期的梅雨季、颱風季將地表的逕流水透過豎井的施設,以人工施作的水利工程,透過礫石層鋪面藉以達到過濾水中雜質的作用。藉由此項「地下集水廊道」的設施,用以達到「蓄洪濟枯」的功用。民國46年(1957)因為卡門颱風的摧殘導致取水設施些許毀損,當時水利會人員修復後,更擴大興設「豎井」,使其集水量得以再擴大。

摘要
<p>崁頭厝圳水利設施的興建開通,根據「台灣省雲林農田水利會志」的記載,年代為明治43年(1901)5月,原先採用一般取水方法,取自大湖口溪。昭和5年(1930)施設固定堰堤,以灌溉附近單期作田380公頃。歷經三年後,河床為砂礫填高,進水口無法取水,故於昭和12年(1937)改設進水塔於溪流中心,並以暗渠通過溪底以銜接原有水路,在枯水季利用豐水期所蒐集雨水和逕流水所形成的潛流,增灌80公頃第一期作,而成兩期作田100公頃餘。</p><p>因此日治時期崁頭厝圳歷經兩次改建興築。其中一此將原先的壩堤式取水模式改為「豎井」的取水模式,在豐水期的梅雨季、颱風季將地表的逕流水透過豎井的施設,以人工施作的水利工程,透過礫石層鋪面藉以達到過濾水中雜質的作用。藉由此項「地下集水廊道」的設施,用以達到「蓄洪濟枯」的功用。民國46年(1957)因為卡門颱風的摧殘導致取水設施些許毀損,當時水利會人員修復後,更擴大興設「豎井」,使其集水量得以再擴大。</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