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蕃簽市

條目撰寫者 匿名使用者
蕃簽市

蕃簽市,由現今之旌義街與博愛路交叉路口算起,經集雅軒會舘後面之共和街,由北至南整條共和街皆屬蕃簽市,非常有名的甕牆即位於此街南端。

此街在乾隆15 年(1750),笨港溪河道變遷,南移至今博愛路溪仔底一帶,直至嘉慶7年(1802),河道再南移為止,這五十多年間,都仍然屬於是天然河堤內側,河床斜面上所形成的蕃藷市集。北港四周的農民,或肩挑,或以竹筏載至此處販售蕃藷簽,因而得名。

早期窮人多於富人,吃白米是富人才有,一般家庭捨不得吃,偶爾逢年過節才白米摻雜蕃藷簽下去煮,所以蕃藷的消費量比白米多,農人或佃農有稻米收成也是販售換現金購民生用品。一直到民國四十年代,政府的經濟策略仍是「以農業培養工業」,米與糖等,都是外銷的農品。一般家庭或海岸一帶的小孩都是吃蕃藷、蕃藷簽長大的。


摘要
<p>蕃簽市,由現今之旌義街與博愛路交叉路口算起,經集雅軒會舘後面之共和街,由北至南整條共和街皆屬蕃簽市,非常有名的甕牆即位於此街南端。</p><p>此街在乾隆15 年(1750),笨港溪河道變遷,南移至今博愛路溪仔底一帶,直至嘉慶7年(1802),河道再南移為止,這五十多年間,都仍然屬於是天然河堤內側,河床斜面上所形成的蕃藷市集。北港四周的農民,或肩挑,或以竹筏載至此處販售蕃藷簽,因而得名。</p><p>早期窮人多於富人,吃白米是富人才有,一般家庭捨不得吃,偶爾逢年過節才白米摻雜蕃藷簽下去煮,所以蕃藷的消費量比白米多,農人或佃農有稻米收成也是販售換現金購民生用品。一直到民國四十年代,政府的經濟策略仍是「以農業培養工業」,米與糖等,都是外銷的農品。一般家庭或海岸一帶的小孩都是吃蕃藷、蕃藷簽長大的。</p><p><br></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