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斗六聖玫瑰天主堂

條目撰寫者 陳建安
斗六聖玫瑰天主堂

斗六聖玫瑰天主堂於光緒8年(1882)由王靈牧跟杭若望神父在斗六開設傳教所,天主教正式傳入斗六,為開教的起源。不過光緒21年(1895)甲午戰爭之後,台灣中部以簡義、柯鐵為首掀起抗日潮,混亂的局勢致使不肖之徒趁機攻擊外籍教士及教徒,當時有天主教徒因身掛玫瑰念珠,遂遭殺害,而天主堂則成為一片廢墟。該次事件對雲林天主教徒來說,又稱為「斗六教亂」。

不過天主堂並未因此而湮滅,明治31年(1898)天主教高熙能神父來斗六尋覓離散的教友,大正7年(1918)道明會協助重建教堂,興建磚造兩層樓教會,但在昭和16年(1941)的嘉義大地震倒塌。1953年羅馬教宗成立嘉義教區,轄嘉雲兩縣,首位主教牛會卿來到斗六,同年8月22日破土重建斗六聖玫瑰天主堂與主教公署。聖玫瑰天主堂採用巴洛克式建築,高大的穹窿堂頂成為其特色,天主堂外牆的對聯「地堂久為初人閉 天路新憑聖子通」為清康熙皇帝之作,于右任手書行草。另外「無始無終先作形聲真主宰,宣仁宣義聿昭拯濟大權衡」亦為康熙親作的對聯,賈景德的楷書,可說是非常具有特色。

摘要
<p>斗六聖玫瑰天主堂於光緒8年(1882)由王靈牧跟杭若望神父在斗六開設傳教所,天主教正式傳入斗六,為開教的起源。不過光緒21年(1895)甲午戰爭之後,台灣中部以簡義、柯鐵為首掀起抗日潮,混亂的局勢致使不肖之徒趁機攻擊外籍教士及教徒,當時有天主教徒因身掛玫瑰念珠,遂遭殺害,而天主堂則成為一片廢墟。該次事件對雲林天主教徒來說,又稱為「斗六教亂」。</p><p>不過天主堂並未因此而湮滅,明治31年(1898)天主教高熙能神父來斗六尋覓離散的教友,大正7年(1918)道明會協助重建教堂,興建磚造兩層樓教會,但在昭和16年(1941)的嘉義大地震倒塌。1953年羅馬教宗成立嘉義教區,轄嘉雲兩縣,首位主教牛會卿來到斗六,同年8月22日破土重建斗六聖玫瑰天主堂與主教公署。聖玫瑰天主堂採用巴洛克式建築,高大的穹窿堂頂成為其特色,天主堂外牆的對聯「地堂久為初人閉 天路新憑聖子通」為清康熙皇帝之作,于右任手書行草。另外「無始無終先作形聲真主宰,宣仁宣義聿昭拯濟大權衡」亦為康熙親作的對聯,賈景德的楷書,可說是非常具有特色。</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