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林內神社鳥居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林內神社鳥居

林內神社興建於昭和14年(1939)10月,翌年竣工並鎮座。據說當初興建之時耗費62,300人力,由日本政府下令建造,保正、甲長監工,轄域內每一戶支援一名義務工,稱為勤勞奉仕。日本戰敗撤退後,多數神社逃不了被拆除的命運,林內神社亦不例外。不過當時有心人士建議將鳥居匾額由「林內神社」改為「林內公園」,才使得鳥居得以保留下來。其中最為壯觀的應為連結鳥居的石階,拾級而上兩邊老樹參天,幽雅寧靜,自有一種莊重肅穆之感。由於這是在台灣堪稱被破壞最少的神社遺址,因此從其留存下來的遺跡來看,可以想見當時「勤勞奉仕」所動員的人力、物力的規模之大。

近年來因為各地地方政府都在推動觀光產業,在地文化成為資產,雲林縣政府以及林內濟公堂(原神社舊址)將神橋、春日燈、手水舍以及三之鳥居修復,使得林內神社遺址是目前全台灣神社殘跡中唯一具有三副完整鳥居的神社建築群。

摘要
<p>林內神社興建於昭和14年(1939)10月,翌年竣工並鎮座。據說當初興建之時耗費62,300人力,由日本政府下令建造,保正、甲長監工,轄域內每一戶支援一名義務工,稱為勤勞奉仕。日本戰敗撤退後,多數神社逃不了被拆除的命運,林內神社亦不例外。不過當時有心人士建議將鳥居匾額由「林內神社」改為「林內公園」,才使得鳥居得以保留下來。其中最為壯觀的應為連結鳥居的石階,拾級而上兩邊老樹參天,幽雅寧靜,自有一種莊重肅穆之感。由於這是在台灣堪稱被破壞最少的神社遺址,因此從其留存下來的遺跡來看,可以想見當時「勤勞奉仕」所動員的人力、物力的規模之大。</p><p>近年來因為各地地方政府都在推動觀光產業,在地文化成為資產,雲林縣政府以及林內濟公堂(原神社舊址)將神橋、春日燈、手水舍以及三之鳥居修復,使得林內神社遺址是目前全台灣神社殘跡中唯一具有三副完整鳥居的神社建築群。</p>
是否開放
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