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長年參與雲林行腳活動的雲林縣政府文化處人員許文銘說,辦雲林行腳壓力很大,因為每年都要有點創新,不然縣民會看膩,再來是經費縮減,但是品質不能變,不過還好因為雲林行腳的演出團體都很相挺,所以每年都能辦得熱熱鬧鬧的。
前兩、三年的雲林行腳在內容上有很大的改變,有一年以雲林縣自編的兒童劇為主,另一年則是結合古典與現代舞蹈和音樂方式改編了梁祝。這兩年的活動都需要排演,才能讓觀眾感受到品質。而今年的創新變化則是打破以往在廟口、學校搭舞台的方式,而是將雲林縣的特色直接表現在舞台車上,媽祖和農產品成為表現雲林的意象。演出者也與過去有些差異,參加演出的有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彩色樂團、陳亦廷陳芃妘拉丁舞團、陳潔怡、吳文翠、沈清山、 張文、周能安與洪一郎等人。
這次舞台車的設計有一個特別的亮點,就是以競圖設計來決定,而且並非只有一人才能得獎,除了金、銀獎各1人之外,銅獎有3人,佳作有6人。因為這樣讓雲林行腳特別引起設計圈和大專院校生的注意。當年金獎的獲獎者是出身土庫的曾喜真,也為2015年雲林行腳留下一段佳話。
詮釋資料
摘要
<p>一位長年參與雲林行腳活動的雲林縣政府文化處人員許文銘說,辦雲林行腳壓力很大,因為每年都要有點創新,不然縣民會看膩,再來是經費縮減,但是品質不能變,不過還好因為雲林行腳的演出團體都很相挺,所以每年都能辦得熱熱鬧鬧的。</p><p>前兩、三年的雲林行腳在內容上有很大的改變,有一年以雲林縣自編的兒童劇為主,另一年則是結合古典與現代舞蹈和音樂方式改編了梁祝。這兩年的活動都需要排演,才能讓觀眾感受到品質。而今年的創新變化則是打破以往在廟口、學校搭舞台的方式,而是將雲林縣的特色直接表現在舞台車上,媽祖和農產品成為表現雲林的意象。演出者也與過去有些差異,參加演出的有雲林愛樂室內合唱團、彩色樂團、陳亦廷陳芃妘拉丁舞團、陳潔怡、吳文翠、沈清山、 張文、周能安與洪一郎等人。</p><p>這次舞台車的設計有一個特別的亮點,就是以競圖設計來決定,而且並非只有一人才能得獎,除了金、銀獎各1人之外,銅獎有3人,佳作有6人。因為這樣讓雲林行腳特別引起設計圈和大專院校生的注意。當年金獎的獲獎者是出身土庫的曾喜真,也為2015年雲林行腳留下一段佳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