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拍攝於1957年(民國46年)6月8日,地點是虎尾鎮和平路上的新興毛線店,是母親陳廖碧霞所開設的第一家店。當時的虎尾正從戰爭中重新站起來,虎尾糖廠在技師的搶修之下也開始動工,逐步恢復製糖事業。因為糖廠的存在,而使得虎尾比其他地方更有工作機會。
母親陳廖碧霞憑著在台南州立虎尾女子中學的家政課習得的毛線編織技巧,從原本國小教員轉以編織毛線為主業,隨後開了這家新興毛線店。一開始規模並不大,母親除以編織毛線之外,還有開班授課。不久之後學習毛織的女性越來越多,新興毛織店的業務也就蒸蒸日上。
照片中特別醒目的地方是在門口的左側貼有「歡迎 西川富美榮小姐 蒞店」的紅紙,這是父親陳文炎在民國46年邀請日本西川富美榮來店示範指導毛線編織機。從照片上可看到外圍擠滿人潮,可見當時毛線編織受歡迎的程度。
詮釋資料
摘要
<p>這張照片拍攝於1957年(民國46年)6月8日,地點是虎尾鎮和平路上的新興毛線店,是母親陳廖碧霞所開設的第一家店。當時的虎尾正從戰爭中重新站起來,虎尾糖廠在技師的搶修之下也開始動工,逐步恢復製糖事業。因為糖廠的存在,而使得虎尾比其他地方更有工作機會。</p><p>母親陳廖碧霞憑著在台南州立虎尾女子中學的家政課習得的毛線編織技巧,從原本國小教員轉以編織毛線為主業,隨後開了這家新興毛線店。一開始規模並不大,母親除以編織毛線之外,還有開班授課。不久之後學習毛織的女性越來越多,新興毛織店的業務也就蒸蒸日上。</p><p>照片中特別醒目的地方是在門口的左側貼有「歡迎 西川富美榮小姐 蒞店」的紅紙,這是父親陳文炎在民國46年邀請日本西川富美榮來店示範指導毛線編織機。從照片上可看到外圍擠滿人潮,可見當時毛線編織受歡迎的程度。</p>
媒體類型
授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