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曬稻穀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曬稻穀

這樣的場景在21世紀又流行起來,有些社區發展協會種植有機米,收割後就用日曬的方式,據說經過日曬的米會比直接送烘乾廠的濕米來得好吃,而這些社區也樂此不疲。不過對於曾經曬穀的老農民來說,卻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尤其遇到午後雷陣雨更會讓他們手忙腳亂。

這張照片是在土庫老人活動中心前的廣場拍的,時間是1989年(民國78年)7月5日,一位農民趁著大日頭翻米,讓每一粒米都能被曬到。老農民說,曬米其實很辛苦,要頂著大太陽翻,讓穀米裡面的水分被蒸發掉。當時大家三合院前的埕就是晒穀場。不過有了碾米廠之後,大家收了就直接載到碾米廠烘乾,碾出白米來。現在更方便,只要叫割稻機來,他們就直接從頭包到尾了。

即使是在1989年(民國78年),也越來越少人曬穀了。因為曬穀需要的空間很大,儲存米穀的空間也很大,又怕發霉,又怕老鼠,很麻煩,讓農會或碾米廠來收比較快。不久雖然曬穀變成一種記憶,不過在雲林多數的農家還是不陌生,因為雖然不曬穀,但是還有花生要曬。

摘要
<p>這樣的場景在21世紀又流行起來,有些社區發展協會種植有機米,收割後就用日曬的方式,據說經過日曬的米會比直接送烘乾廠的濕米來得好吃,而這些社區也樂此不疲。不過對於曾經曬穀的老農民來說,卻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尤其遇到午後雷陣雨更會讓他們手忙腳亂。</p><p>這張照片是在土庫老人活動中心前的廣場拍的,時間是1989年(民國78年)7月5日,一位農民趁著大日頭翻米,讓每一粒米都能被曬到。老農民說,曬米其實很辛苦,要頂著大太陽翻,讓穀米裡面的水分被蒸發掉。當時大家三合院前的埕就是晒穀場。不過有了碾米廠之後,大家收了就直接載到碾米廠烘乾,碾出白米來。現在更方便,只要叫割稻機來,他們就直接從頭包到尾了。</p><p>即使是在1989年(民國78年),也越來越少人曬穀了。因為曬穀需要的空間很大,儲存米穀的空間也很大,又怕發霉,又怕老鼠,很麻煩,讓農會或碾米廠來收比較快。不久雖然曬穀變成一種記憶,不過在雲林多數的農家還是不陌生,因為雖然不曬穀,但是還有花生要曬。</p>
媒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