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廣納雲林多元文化詞條,重建文化自信

已有 3049 筆數位資料

空間、地域與遷徙

北港復興鐵橋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北港復興鐵橋,又名北港溪鐵橋或復興橋,興建於明治44年(1911)為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北港製糖所屬鐵道橋樑之一,是一座工字梁組合鋼梁與下承式鋼鈑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橋跨越北港溪,銜接北港和嘉義新港,時稱為「嘉北線」,早年負責運送甘蔗、糖蜜等原料,並兼辦客運業務,曾於國民政府時代改建與延建,為南北平行預備線的一段,目前停用廢棄而且已遭洪水沖斷中間部位,已被雲林縣與嘉義縣政府分別指定為歷史建築。

北港糖廠土間厝車站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水林鄉土間厝車站建於日治時期,原為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北港製糖所鐵道支線車站,除載運甘蔗外,也擔任本地居民往返北港的交通運輸工具,後因公路運輸興起,嘉義客運取代了鐵道運輸,而貨車也成為載運甘蔗原料的運輸工具,因此鐵道支線於民國60年代正式停駛,也意味著糖廠鐵道逐步走入歷史之中。

水林七角井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在水林鄉有二口七角井,一在中庄,一在車港村。七角井,又稱紅毛井。早期到台灣開墾或經營,首先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獲得水量來灌溉與飲用。台灣的年平均雨量約2500 mm,但是下雨時間分佈不均,大多集中在六至九月,由此單靠雨量是不夠的。

斗南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倉庫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近年來,雲林縣政府將斗南車站北側站後興建的廢棄倉庫打造成他里霧文化園區,提供國人假日休閒旅遊的好去處,但鮮有人知,在車站南側仍擁有兩棟日治時期所興建的紅磚倉庫,外牆上隱約可見「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倉庫」等字樣。日治時期所出版的「寫真帖─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一書,有收錄這兩棟倉庫的照片,名稱為「台灣工場他里霧倉庫」。

西螺林振聲故居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林振聲(1889-1956),號孤島一粟,為西螺紳商林廣合家族後裔。明治二十二年(1889)出生於日治時期嘉義廳西螺堡西螺街五五O番地,明治四十四年(1921)考入新潟醫學專門學校醫學科,大正四年(1915)九月一日畢業後,同年十月即獲得日本內務大臣所核發的醫師執照(第三七一七一號),為台灣籍醫生的第一人。林振聲曾在廈門任日本醫官,之後回到西螺出生地開設醫院。

雲林記憶cool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雲林記憶cool, 原名虎尾出張所或虎尾登記所,2018年初由社團法人台灣公益CEO協會承租,並以文史蒐集為主要業務,將雲林地方文史資料轉化為雲林講古的素材,介紹雲林各地風土民情以及在地稗官野史。之所以以記憶為名,係因雲林有許多在地文化衍生出的各項傳奇與故事,這些故事或事蹟少有見諸文字,多數必須藉由訪談耆老,或深度田野調查,才能蒐集到這些資料。

萬年峽谷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萬年峽谷位在雲林縣古坑鄉草嶺風景區附近的溪谷中,介於草嶺村與樟湖村之間,因清水溪支流石鰻坑溪穿越谷地,因此舊稱石鰻峽谷。石鰻坑溪由東向西注入清水溪,水流經年累月地穿鑿與細磨岩壁致使地層出現多樣的紋理層次,凹凸與色澤,在河谷中可見一連串大小不一的壺穴、急流、瀑布及深潭等天然地形景觀,呈現秀氣的峽谷景緻。而兩岸的化石密集層,間夾貝類、海膽、有孔蟲等化石,且以海扇貝類所占比例較多。

古坑菸樓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菸樓」又稱為「煙焙」、「煙寮」,戰後公賣局規定,菸農必須將菸葉烘乾後,依等級交貨。因此採收菸葉後,必須乾燻,而菸樓就是用來乾燻之用。雲林縣由於是菸葉種植的重要產區,因此菸樓並不罕見。早期的菸樓泰半是以土角厝建成,結構則分成煙燻室、貯藏室、晾曬室、燃料室等。燻菸是門大學問,必須控制溫度,而且柴火不能中斷。烘焙菸葉一輪大概需要七到八天,每批次都有基礎採收面積,約為二到三分地左右。

西螺大承墓園

條目撰寫者 許逢麟

無論是廖文毅、大承堂或大承墓園在歷經50年的塵封已慢慢消蝕人們的集體記憶,僅留下一個幾乎看不見的樣貌。2005年6月24日在怪手轟隆轟隆聲中,小茄苳公墓內的大承墓園被夷為平地。但在此之前不少人爭取將墓園就地保留,例如當時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就主張保留做為台灣歷史與文化紀念遺址。從公告遷移到拆除這兩年間,主張保留者曾申請將大承墓園指定為歷史建築,可惜並未通過,因此最後仍遭西螺鎮公所強制拆除。

北港水道

條目撰寫者 李漢鵬

日治時期的北港為台南州北港郡役所之所在地,工商業發展繁盛,市街快速膨脹,加上每年絡繹不絕的進香人潮,飲用水頗感不足,因此興起新設自來水道之提議。